第16章 千古四帝(第2页)
李斯听完脸色大喜,这也是他一直想说的。
“陛下,您能这么想,真是大秦子民之幸啊!”
明成祖位面。
朱棣感慨:“隋文帝贤明一生,创造盛世之象,杨广继位后,便大肆的挥霍其父留下来的资本,直到国家被掏空,内乱频发,导致灭亡,比起前面两位来,这一位才是真正的败家子啊!”
姚广孝道:“唐朝的兴盛,也离不开杨广的大肆建设,大唐也算天选之国了。”
【征讨高句丽,杨广亲率百万大军,为何失败了?自古以来,还从未有帝王调动过如此庞大的军队。】
【这100多万兵马按照顺序出发,从第一军出发,到最后一军动身,竟然用了四十多天。】
【前军都已经抵达前线了,后军才刚出都城。】
杨坚此刻眼都黑了,荒淫无度、杀人残暴、昏庸无德,这也就算了,怎么在军事上,也成了白痴?
之前他可是一直功勋卓越啊!
【失败的原因,是杨广一次次的决定导致的。】
【第一次征讨高句丽时,杨广便下了诏书。】
【第一,隋朝不能滥杀无辜,更不能强攻,只要敌人投降便停止进攻,优待俘虏。】
【第二,保证顺利受降,每个军派遣一名专门受降的人,他们代表着朕,不受将军管束。】
【第三,所有军事行动,都要得到朕的指示。】
【每当隋军攻城胜利在望时,高句丽军便立刻举起白旗投降,于是隋军便只能撤军,这就导致隋军,每次在临门一脚马上获得胜利的情况下退去,等待杨广同意受降的圣旨,再接着便是伤亡巨大的攻城阶段。】
【若是杨广身在前线,军事行动请示的话还可以理解。】
【但是高句丽距离都城遥远,来回要40天。】
【请示完了,高句丽又不投降了,导致隋军不断伤亡。】
【而高句丽在城内休养生息,此消彼长之下,隋军自然大败。】
汉朝。
正在追击匈奴的霍去病,脸上露出鄙夷之色:“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是我追击匈奴,也要请示陛下,那我早就死在匈奴的弯刀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