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千千万如是阿宝

第71章上坟(第3页)

 张简要求每亩田一年给两百斤粮食做租金。

 张简的童年时期正是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巅峰期,家家户户都外出打工,村子里的田几乎没人种了。

 于是把田都租给留守在村里的老弱病残干,一年给个几口袋粮食当租金,意思一下就行了。

 外出打工的那些人有别的经济来源,也不在乎这三瓜两枣。

 那个时候大型的农用机械逐步进入农村,生产力大大地提高了,给田主几袋粮食根本不算个事。

 但眼下这个时候,耕地全靠牛,插秧全靠手,没有肥料,水源不足,一亩地顶多能收五六百斤粮食。

 交出去两百斤抵租金的粮食,再交了纳税的公粮,所剩无几。

 虽说田越多粮越多,但付出的劳动也越多。

 累死累活地忙了一场,相当于白干,谁愿意当这个大冤种?

 卫平山就一声不响地做了这个大冤种。

 他包了张简家十亩地,他自个家还有十二亩地,家里只有他一个主要劳动力,他又开着诊所,一口气包下十亩已经是他的极限。

 罗小娟出于道义,也包了四亩地。

 作为老大的卫平昌愣是连个声都没出,他家本身就有将近三十亩地,他还养了三千只鸭子,家里七个孩子马上就是八个孩子,确实也没有余力了。

 张简家水田旱田加一块总共二十四亩,除去卫平山和罗小娟包去的十四亩,剩下的八亩水田和两亩旱田,再也无人问津。

 大张村的人都不愿意干,张简就去附近的村子问。

 卫平山的腿伤还没好,不方便行走,张简正好一边替他出诊一边四处打听。

 因为村子和村子之间少说也隔着二三里地,张简对外村的收租政策就相对优惠一点,把旱田的小麦降了一口袋粮食。

 远在小林庄的几户人家倒是有点心动了,但一听说在大张村,担心离得太远看顾不上,到时候粮食被人偷了都不知道,也就不肯了。

 小半个月过去,卫平山的腿伤都好了,张简一亩地也没租出去。

 卫平山说:“租不出去也没关系,实在不行,就等到不太忙的时候请人来干。”

 他的意思是等别人家田里忙完了有空闲人手的时候请人上门来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