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减税政策(第2页)
刺史收齐后那里在上交六成给朝廷,其余四成留在当地,让那里的官员自行发展。
无论是用作军粮还是用来当做府库当中的存粮都可以。
“一亩地的税收,我觉得我们可以依照这些田产的肥沃程度进行收税,一定要派人核查这些田产的肥沃程度,如果是上好的良田,一亩地一年可以产出五六百斤粮食。”
“可如果是那些土壤肥力较低,属于普通良田或是平田的话,一年也就产三四百斤粮食。”
“我们统一按照朝廷的标准,一百斤粮食去收,我们当地留下不了多少,这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对于百姓来说有些不太公平。”
“我觉得我们可以先让一部分衙役到田间地头去查验,登记普通良田的数量和那些肥沃良田的数量。”
“把这些田地全部统计好,然后普通良田收税就按正常的收,而肥沃良田则是要多收五十斤粮食,并且鼓励百姓开荒。”
“现在的耕地实在是太少了,百姓就算每人都有一亩地的话,一天也最多只是吃上一顿饭,而且还不能吃饱,否则到来年收获前就要饿死。”
张海仔仔细细的听着对方的话语,同时眼中流露出一抹震惊的神色。
他知道对方满腹经纶,当初在吃红烧肉盖饭的时候就说出过好诗,如今对方的政策理念更是让他耳目一新。
林羽居然提出所开垦的耕地第一年不统计在册,并且不进行任何税收这样的政策,只有第二年的时候,这些耕地才会被官府统计在册,从而进行税收。
如此一来,百姓恐怕会疯狂的进行耕种,大量大量的开垦荒地,毕竟第一年官府不收任何的税,这些田产甚至都没登记在官府账册之上。
而他们自然也不需要把这些良田的税收上交给刺史。
这些百姓开垦荒地,第一年无论怎么样都是不需要上缴任何税收的。
如此一来肯定可以吸引不少百姓进行开荒,把大片大片的荒田利用起来变成耕地,然后种植粮食。
等到收获之时,他们也能让自己家变得富足一些,第二年再进行税收,这些田产也就归于他们开垦的百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