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土皇帝,新项目启动


蔬菜大棚种植后,村民无需担心销售问题,只管将精力集中在生产上。

 如果每户种植10亩地蔬菜,年净收入预计可达10万元。

 从两三万元暴涨到十万元,城市白领收入都没有这么高。

 部分在外务工的村民已经陆续回乡,投身到家乡事业中。

 此外,郝强给村里20个未来摩托车授权店名额,布置在全省各个城镇,为家乡带来新的增收渠道。

 开电动摩托车店赚钱的事在村里已经是公开的事情了,但想争取到名额不是那么容易的。

 与郝强家关系亲近、家中有孩子就读、申请人为年轻人且有文化水平者优先考虑。

 无法达标者只能暂时作罢。

 全村村民看到收入有望暴涨,只要积极干几年,建造一套小别墅,买一辆小汽车根本不是问题。

 郝强的用意是潜移默化地改变乡亲们的思想观念。

 他带领家乡走上致富道路,全村村民对他家人无不钦佩、恭敬有加。

 有时郝建军在村里闲逛,发现村容村貌有失整洁,直接批评时,村民纷纷照办,绝无怨言。

 可以说,郝强一家就是花龙村的“土皇帝”。

 如今,花龙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村里的巨大变化引来全县民众参观。

 今年以来,县领导已三次、市领导一次亲自考察指导。

 本省没有什么大型民企和家喻户晓的富豪,好不容易冒了一个,而且郝强有意将事业版图扩展到家乡,自然受到当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期待,希望借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不说别的,隔壁村的村民,非常希望郝强家也与他们村进行合作发展。

 好几个乡村的村委就上门拜访郝建军,意思也是一样的。

 但蔬菜大棚的投入使用后,蔬菜产量大增,未来两年内不会与其他村庄进行合作。

 郝建军很精明,直接推脱到不在家的儿子身上,说:“老表啊,这个我做不了主的,得看我儿子如何规划。”

 这些村委也很无奈,别人与他们村无缘无故的,凭什么优先与他们村合作。

 但不管如何,尽量与郝建军家人打好交道。

 11月5日,周日下午。

 郝强正与韩清盈在华楠理工的家里一起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