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新数字化农村建设(第2页)

 有些太超前了,可能不太好实现。

 听完儿子的讲解,郝建军不禁皱起眉头,感到有些头疼。

 这些新概念对他来说确实有些超前,他深吸一口气,提议道:“儿子,要不你给全村村民开个会,亲自向大家介绍你的这些想法吧,我怕自己讲不清楚,还曲解意思,带歪了。”

 郝强考虑片刻,回答说:“等过年后吧。”

 这次谈话,蕴含着深远的意义,是花龙村即将迎来蜕变的重要契机,它标志着花龙村从传统农村向现代化、数字化的新型乡村转变的关键转折点。

 同时,也给全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典范,为其他地区提供价值借鉴。

 如果郝强的这些新农村设想能够成功实施,它将成为一个展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案例,为全国的农村发展指明一条创新之路。

 这不仅是一个村庄的蜕变,更可能成为推动整个桦国乡村振兴进程的重要催化剂。

 只不过,郝强没想那么多,但他的一举一动,太多人关注了,社会影响力巨大。

 大年二十五,

 村支书广播通知,村里65岁及以上的老人集中在村里大榕树下。

 郝强带着满满的诚意,给每位65岁及以上的老人发放了两千块钱的红包,同时慰问健康问题。

 这一举动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同时传出外村。

 这些年长的村民往往思想较为保守,是最难改变观念的群体。

 要推动全村的思想转变,获得这些老人的支持至关重要。

 尽管凭借郝强之前的贡献,村民们对他的话已经相当信服,但他仍然希望以更温和的方式赢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在发放红包时,郝强语重心长地说道:“今年是第一年,我给大家做个表率,也是最后一年。

 我真诚地希望,咱们村里的年轻人能够担负起真正赡养老人的责任。

 我不想看到一些不好的现象,特别是强迫老人干活。

 都六十几岁的人了,还在拼命干重力活,哪天倒在地里都不知道。

 当然,有一部分老人太闲了想干,但要节制。”

 郝强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这种大规模发放红包的做法只此一次。

 他绝对不会学某强哥,每年都给村里老人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