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柳强东拜访郝强(第3页)

 他暗想,若日后黄老板发现这一情况,恐怕得花大价钱来购买这个域名。

 尽管郝强承认这个平台潜力巨大,但他并不打算真正涉足其中,太败人品了。

 郝强阅读报纸十余分钟后,前台李欣打来电话。他接起电话,李欣说道:

 “董事长,京冻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也就是京冻多媒体网的柳强东先生想拜访您。

 请问是否需要接线或同意安排预约?”

 通常情况下,如果来访者并非重要人物,前台会婉言谢绝,但仍会记录来访信息。

 郝强闲暇时也会查看这些记录,以防遗漏重要事项。

 李欣在前台工作多年,专门负责接听外线电话。

 为确保董事长了解情况,她向对方多问了几句。

 郝强略有惊讶,京冻多媒体网,不就是后世的京冻商城嘛,只是目前还没有改名字而已。

 怎么找上门来了?

 按照历史发展轨迹,2006年年底,柳强东在酒店与今日资本的徐小欣会面,寻求200万美刀投资。

 徐小欣承诺投资1000万美元进行a轮融资,想获得更大的股份。

 当时,柳强东对估值和风险投资的概念尚不熟悉,否则不会在a轮融资中让出40%的股份。

 通常,a轮融资的股份比例在10%—25%之间。

 幸运的是,柳强东签订了五年对赌协议,并在两年内实现了业绩目标,赢回了18%的股份。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及后续融资,今日资本的22%股份被逐步稀释。

 尽管双方达成融资意向,但公司估值仍需谨慎评估。

 实际上,融资交易直到2007年8月才最终完成。

 去年,京冻的销售额仅有一千多万元,员工不足五十人,这也是许多投资机构对其缺乏兴趣的原因。

 然而,2007年公司开始快速增长,当年销售额就达到了3.6亿元。

 毫无疑问,这与融资后获得的资金密切相关。

 也可以推测,柳强东本人也认为目前的京冻多媒体网估值不高。

 如今,柳强东主动找上门,难道融资历史轨迹改变了?

 郝强搞不懂原因,见面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