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高度评价,公司历史转折点(第2页)

 “你们这条生产线的成本如何?”大领导韦宏一路观察正在生产中的生产线,向郝强问道。

 郝强回答说:“不算研发成本,我们一期和二期投入就近七亿元。

 主要是设备昂贵,比如我们大量使用了机器人视觉识别系统。

 这还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生产线,否则,一个占地百亩、年产能约4gwh的工厂,正常投资额要二十亿元左右。”

 韦宏赞叹道:“锂电生产线确实投资密度大,幸亏你们研发成功了。”

 “是的,研发过程中确实耗费了不少资金,主要是让团队不断试错。毕竟我们是从零开始,没有相关经验。”郝强补充道。

 整个考察过程井然有序,领导们亲眼见证了三元锂电池的生产全过程。

 韦宏继续询问:“你们这个锂电工厂,总共有多少员工?”

 “领导,不包括科研人员,大约有六百多人,其中包括现场技术人员。”王河替郝强回答道,他对车间情况更为熟悉。

 “自动化程度这么高,人员密度倒是不高。那么,年产值大概是多少呢?”韦宏追问。

 “按我们的出厂价计算,每度电是833.3元。每1gwh就相当于8.33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当年能完成4gwh的生产目标,年产值将达到约33亿元。”郝强详细地解释道。

 韦宏惊叹道:“那就是人均年产值五六百万元啊,相当厉害!”

 相较于传统行业,未来科技集团的锂电生产线无疑代表着高科技水平。

 正是依靠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才能实现如此惊人的人均产值。

 参观团来到组装测试车间,这里每一块电池包都需要进行通电测试,然后进行最后的包装。

 这个环节工作效率较低,需要更多的人员参与。

 虽然百亩占地看起来并不算大,但实际走访工厂时,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毕竟,现代化工厂的内部结构复杂,设备林立。

 领导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考察锂电工厂,在郝强的带领下,他们在锂电车间里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直到时钟指向正午十二点。

 当然,一个多小时也不可能全走完,郝强挑路线带人参观。

 这次考察让众位领导目睹了未来科技集团先进的锂电生产线,对未来科技集团的实力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