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导航人(第3更)(第2页)

 郝强和王河抵达偗委会议室后,发现与会人员多达几十位,来自多个部门。

 大多数人主要是来倾听的,核心讨论仍将由政府领导和郝强等人进行。

 会议开始后,韦宏开门见山地向郝强说道:“郝总,邀请您来,主要是想听听您这位专家和发明人的意见。

 本次会议旨在讨论锂电下游行业的发展。

 稍后,各部门领导可能会向你提出一些问题,请郝总放心,这些提问不会影响最终决策。”

 一开始,韦宏就把郝强抬得很高,这也是在暗示与会者注意郝强的重要性,提醒大家在提问时要保持礼貌。

 “领导过奖了,感谢各位领导和部门的支持与信任。”郝强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地回应,“如果有任何疑问,我和王总很乐意为大家解答。”

 说完后,郝强介绍他旁边的王河。

 “郝总您好,首先祝贺未来科技集团研发出技术先进的锂电池。”与会的柿长罗建国提问道,“我想请教一下,ncm622电池的产能扩展性如何?

 比如说,如果要每年满足一千万辆电动汽车的电池需求,是否可以做到?难度有多大?成本又如何?

 这几个问题也是多位同志问过我的,可能我回答得不够精准,还麻烦郝总解释一下。”

 这个问题,引起了在座所有人的关注。

 如果产能扩展性不佳,或者成本过高,那么这种电池的市场前景必然会受到限制。

 “感谢罗柿长的提问,这问题问得很好,也是政府和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方面。”郝强认真回答道。

 “目前,我们公司的年产能约为4gwh。

 假设一辆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为50千瓦时,那么我们现在每年可以满足8万辆电动汽车的供应。

 要达到一千万辆的供应量,至少需要500gwh的产能。”

 郝强继续解释:“从技术角度和现有的矿产资源来看,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困难,就是不断复制现有生产线来实现。

 当然,投资成本比较高,平均每1gwh的投资成本约为2亿元。

 也就是说,要满足每年一千万辆电动汽车的电池供应,工厂投资至少需要1000亿元。”

 谈到成本问题,郝强详细分析道:“在价格方面,每50千瓦时的电池包,我们预计向汽车工厂的供应价格为5万元左右。

 考虑到各个环节的加价,到消费者手中的市场售价可能会达到7万元,甚至更高。

 随着产能扩大和技术提升,这样的电池包,市场售价有望降低到5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