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论嘴仗,我郝强也不怂!(第3页)

 讨论问题的重点不一样,一个是环保,那跟乘客有什么关系。

 乘客关注的是自身安全问题。

 郝强不敢说三元锂电池没有危险,这是众所周知的问题。

 万一哪一天出事故了,竞争对手肯定会翻旧账的。

 干脆自爆弱点,显得自己的话更显真实,而不是一味地夸大。

 若是什么都说自己好,普通人也不相信的。

 双方都是商业大佬,虽然掐架,但都是基于事实互怼,不会随意侮辱人格。

 与一般人骂街是不一样的。

 这种竞争对手之间的嘴仗,未来肯定不会少的。

 只不过,这一轮,丰佃ceo避重就轻,又被郝强怼回去了。

 当然,丰佃汽车公司规模这么大,公关也不是吃素的。

 接下来,肯定会有许多公关文章,一是维护氢燃料电池,二是抨击三元锂电池。

 不过,郝强也懒得再怼了,让公关部应付就行。

 该说的已经说了,氢燃料电池不可能在桦国生存下来。

 如果陷入打口水仗的循环,浪费时间升级,那郝强才是真的傻了。

 总有一天,他肯定要把丰佃给干趴。

 哪怕干不掉,也让这个车企不好受。

 郝强的这番言辞犀利的回应,进一步将这场争论推向了高潮。

 与此同时,其他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也趁机发声。

 一些锂电池汽车制造商强调了他们在产品的安全性和成熟度,试图在这场争论中占据有利位置。

 使用锂电池的厂商,可比氢燃料电池多去了。

 所以,自开始以来,郝强就占据有利位置。

 郝强和丰佃ceo的言论不仅引发了技术争议,还触发了更广泛的讨论,包括新能源政策、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

 整个汽车行业因这场论战而变得更加活跃。

 这场始于一次简单采访的风波,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关于未来汽车能源技术路线的全球性辩论。

 破坏性也挺大的。

 郝强与丰佃ceo的互怼,直接引起氢燃料电池股票震荡,两天下跌9%。

 这些上市公司的老板直喊冤:“大神打架,普通人遭殃啊。”

 特别是郝强的最后回复,让国民怀疑,从岛国进口的海鲜是不是真被污染了。

 还真有民众拿去检测,发现岛国海鲜有问题的概率真不小。

 随后,媒体进行了报道。

 这下子,也直接影响到岛国进口海鲜销售,很多国民不愿意购买岛国进口海鲜。

 岛国和桦国的海鲜货商可愁了:“郝强你骂丰佃就行了,怎么把我们海鲜市场拉下水了!”

 总的来说,双方掐架,都有损失。

 未来汽车略有影响,未来汽车在岛国可能寸步难行了。

 不过,在郝强的接受范围内。

 未来汽车想卖到岛国,可不是那么容易。

 丰佃氢能源汽车影响最大,至少想在桦国想卖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不可能了,而且它的竞争对手本佃汽车也会趁机落井下石。

 此外,岛国海鲜受损非常严重,他们可恨死郝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