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狼来了!(求为爱发电)(第3页)

 不如这样,你们可以给客户提供两种选择:愿意支付额外费用购买高端芯片配置的,就加价销售;

 不愿意的,就保留原有配置。

 另外,也不是什么汽车芯片都用高端货,车载芯片可以作为一大卖点。

 另外,随着我们的汽车芯片上市,市场竞争加剧,其他芯片的价格很可能会下跌。

 从长远来看,这对所有汽车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这年头的车载芯片就是很贵,2023年时,骁龙8155才要2500元左右。

 当然,在2023年,骁龙8155算不上顶尖车载芯片。

 汪传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眉头依然紧锁。

 他犹豫了一会儿,试探性地问道:“郝总,贵公司有没有可能生产一些性能稍差一些、价格更亲民的芯片呢?”

 郝强闻言,无奈地摊了摊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说实话,汪总,青龙8124已经是我们目前最基础的产品线了。而且,”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自豪,“按照我们的发展规划,预计在半年到一年内,我们就会推出新一代芯片青龙8134,性能更优。”

 听到这里,汪传福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叹道:“牛比啊!

 郝总,你们这是要把全球半导体巨头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啊!”

 他摇头感叹,“你们的起点就已经这么高了,其他半导体厂商还怎么竞争?

 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啊!”

 他略想一会儿,说道:

 “郝总的建议倒是可以试一试,那具体价格呢?”

 “最低打8折,1.08万元;

 其他国内汽车同行,9折;

 当然,这个价格可能只维持半年一年,到时候出新一代芯片后,看情况降价。”郝强认真回道,“至于其他汽车芯片,你要是应用在中高端车系上的话,建议从我这购买。

 若不是,你横向对比再看吧。”

 未来科技集团能够生产芯片,当然也可以自主研发其他类型的汽车芯片,怎么可能再采购他家的芯片。

 通常来说,一辆新能源汽车大概需要30—100颗芯片,有些低配新能源汽车甚至达不到30颗芯片,主要芯片类型和数量有:

 车载主控芯片(车载芯片):1—2颗

 电池管理系统芯片:6—15颗

 电机控制芯片:2—6颗

 车身电子控制单元芯片:6—15颗

 信息娱乐系统芯片:3—8颗

 驾驶辅助系统芯片(毫米波、超声波和激光雷达):4—12颗

 电源管理芯片:8—20颗

 传感器芯片:10—30颗

 一般来说,芯片成本约占整车成本的8%~20%,其中车载芯片和激光雷达最贵。

 车载芯片必用,但其他芯片,不一定都配置有,看车定位。

 低端车芯片配置:1万-3万元;

 中端车配置:3万-8万元;

 高端车配置:8万-20万元。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数据而已。

 像未来es6原来的基础配置,光从膏通公司购买的车载芯片和其他汽车芯片,采购价就要三五千美元。

 这并不包括未来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

 所有芯片配置,大概要1万美元。

 未来汽车使用自己公司新芯片后,只加价一万元,的确不高。

 若是按照市场定价的话,那至少得加三万元才行。

 加价太多,新客户肯定有意见。

 所以说,要让客户觉得赚到便宜,肯定有一套新的说辞:“新芯片增值至少1万美元,只加价1万元!”

 话说回来,

 郝强的给比亚笛的报价为1600美元,折合1.08万元,要比他们进口的芯片贵1200美元左右,整车成本要高至少1500美元。

 整车只加价一万元,肯定不行!

 加价1.3万元,那就差不多了。

 再配上其他相应配置,估计得加价1.5万元去了。

 顾客买不起未来汽车,又想使用好的车载芯片,多花近两万块钱,也许会乐意。

 如今定价最低的标配未来et3,原标价都要41.8万元,现在统一加价一万元,都要42.8万元了。

 汪传福与郝强谈完车载芯片,又谈其他芯片。

 车载芯片占所有芯片配置总价的1/4到1/3,甚至抠一点的车企,集中精力放在车载芯片上,就卖个表面。

 想让他们配价值一两千美元的激光芯片,想多了。

 其他驾驶辅助系统传感器,一个都不想用。

 最后的功能嘛,自然只有最普通的倒车影视了,可没有距离显示的。

 两人商谈了一个多小时,签下采购协议。

 一万颗青龙8124试水,其他芯片也有不少,总合同额约3亿元。

 一般这种级别的商业谈判,郝强都懒得参与了,但汪传福来了,两人关系还不错,是应该给面子。

 双方签了合同后,未来科技集团公布这个订单:“比亚笛公司董事长汪传福与未来科技集团董事长签订青龙8124等芯片采购协议,总合同额3亿元。”

 公布这个消息,也是向其他汽车公司宣布:我们公司卖青龙8124!

 其他芯片公司看到这个报道,暗道: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