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同行的压力(第3页)

 李彬也想向公司建议采购好的激光切割折弯一体化设备,但那可是要几百万元,估计公司不会同意的。

 听说,未来科技集团自动化水平高,那是他们内部改造设备。

 也许,花了几百万元采购设备,说不定达不到使用要求,还得改造才行。

 如此一来,李彬更不敢提议了,对他没好处,他就是一个打工的。

 一切的不确定因素,让项目进展困难重重。

 窗外,雪花依旧缓缓飘落。

 会议室内,众人还在继续讨论解决方案。

 他们知道,只有齐心协力,才能突破眼前的困境。

 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大家才能拿到项目奖金。

 接下来,质量工程师刘工则拿出了一份详细的pfmea报告,指出了焊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从数据来看,焊接热输入以及工装夹具的稳定性是影响变形的主要因素。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这些参数,特别是焊接工装夹具。”

 结构设计师老陈则抱着不一样的想法,要是改工装,那他的工作量就非常大了,弄不好又得重新设计工装,这是他不愿意的。

 而焊接车间主管,他不发表意见,只是配合试生产安排,这些研发问题,不用他愁,他反而愁车间的生产任务,他也有自己的工作。

 但上面指定他配合这个项目,项目例会他也得参加。

 一个项目团队,各抱心思,有的人认真干活,有的人就敷衍。

 但项目经理,肯定是想解决问题的。

 李彬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位成员的发言,记录会议纪要。

 他知道,焊接变形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会议的最后,他总结道:“接下来,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优化焊接参数,保护焊接强度和熔合后,继续降低电流电压,或提升焊接速度,降低热输入;

 第二,改进工装夹具的设计,提高其稳定性和精度;

 第三,继续优化下料折弯,保证零部件的一致性。”

 会议结束后,团队成员纷纷回到自己的岗位,开始新一轮的试验和改进。

 李彬还没离开会议室,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一次,他们能够找到突破口。

 未来科技集团这座大山,他们越不过。

 “他麻的,他们到底是怎么干得嘛,把我们折腾得日子不好过啊。”

 李彬骂咧咧道。

 未来科技集团看不上未来电动摩托车这块蛋糕,但全国那么多家摩托车公司拼命抢。

 也对,他们的汽车事业部,一年利润数百近千亿元,郝强哪里看得上那二三十亿元啊。

 他们的锂电池事业部,年利润也有几百亿元吧。

 还有,未来科技集团的芯片,啧啧,未来潜力更加恐怖了。

 哎,换作是他,电动摩托车产业一样入不了他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