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6. 136(一更) 二分天子(第2页)

琰当街指责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必然会承袁术的人情。这也是袁绍不得不为之事。 而袁术作为头一个提出改立新君建议的人,只要他在此时不要做出什么反复之举,对刘辩来说,他就是个实打实的恩人,料来也不会在官职上对他有所薄待。 届时袁术有名望官职在手,在南面可以自由拓展局面,而袁绍在北方于天子近前,就远没有这样轻松了。 袁术被这话之中何其自由的前景所说动,当即同意了这个想法。 于是在第二日继续展开的决断会议上他应和了以邺城为新都的想法。 至于卢植、黄琬、王允等人要如何往长安去,乔琰要如何从并州进取凉州,那是他们的事情。 前往长安的那一批堪称危险重重,而乔琰所面对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自西羌屡屡动乱,东汉内部又多发权利斗争,凉州早已不再是昔日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联通西域各国的跳板,而是在袁术眼中的不毛之地。 要借道凉州又要先与西凉叛军交战,若按照皇甫嵩早年前所面对的其情况,三五年内大约是分不出个胜负来的。 而有这三五年的时间,他袁术早已借助于天子的支持站稳脚跟了。 支持何事? 袁术原本想试试谋求荆州牧的位置。 但他又转念一想,如今的荆州刺史刘表,早表现出了与荆州世家联结的态势,在他出兵之时已有了全面掌控荆州的魄力,故而他改了个选择,先盯上的是豫州与扬州交接的这一片富庶之地。 发展出点傍身的兵力,再与那刘表计较不迟! 做天子近处的大将军,做乔琰与卢植这样力图救汉之臣,又哪里比得上做一方州牧大员来得痛快! 袁术心中越是盘算越觉得自己明智,然而他刚走出这议事殿堂便听到了乔琰在与袁绍说,莫要忘记了明年九月归还那军粮的约定,脸上的笑容不由凝固在了当场。 因为他旋即又听到乔琰在说,他袁绍往后要供给某个“天子”的吃穿用度,说不定还节余不下这些个余粮,不如让袁术来还,反正他们两个是一家,让谁来还都无妨。 不错,以袁绍和袁术的家产,便是在洛阳临时收购上这些米粮还上都无妨,但若真这么干了,他们在乔琰这里的面子也就荡然无存了! 袁术冷哼了一声,拂袖而去,却不知道在他离开之后,乔琰也没多与袁绍纠缠这问题,而是已经与孙坚交谈在了一处。 “孙长沙如今是如何考虑的?”乔琰与他一并往外走,同时说道。 因着两方都是率先抵达的洛阳,也都算是能征善战之辈,彼此之间多少也可算是有些共同话题,更可称得上是惺惺相惜,这番交谈便比先前那出不知和谐了多少。 而孙坚并未经历原本在进攻董卓期间被徐荣击溃的一场败仗,对袁术的依赖性也就没有那么高。 他与袁术合兵于鲁阳而后进攻洛阳是不错,却没有必要接下来也跟随他一道行动。 孙策朝着前方交谈中的两人看去,暗暗捏了把拳头,琢磨着自己迟早也得如乔琰这般率领一众将领精兵飞扬恣意,而不是这会儿跟个在听长辈交流、亦步亦趋于后的小辈一般,完全没有个插话的空间。 他听得父亲回道:“乔侯既打算自凉州进攻长安,走个稳扎稳打的局面,我孙坚也不是什么无胆怕事之人,便是走南阳入武关,作为进攻长安的一路奇兵又有何妨?” “乔侯应当知道,朱公伟此前为了逃避董卓之祸也逃往了荆州,如今乔侯欲与皇甫将军于凉州联

手,卢公愿入长安为质,我便与朱公伟会合,岂不正是当年景象!” 孙坚说到这里,自己已豪气干云地朗声一笑。 他为朱儁旧部,此时想到与朱儁合力,走一路偏师与乔琰呼应,似也是顺理成章之势。 乔琰对此自然没什么意见,不过她还是补充道:“孙长沙这想法不错,却还有个问题,那荆州刺史刘表为汉室宗亲,却于此时远在荆州,不知他到底是站在哪一位……的一方。若是他并不愿意以荆州之兵相助于讨伐董贼,只怕会有些麻烦。好在我自并州出凉州,绝非一日之功,孙长沙还可与刘荆州多商量商量。” 商量? 孙坚他就不知道何为商量! 按照他参与讨董会盟以来的行事风格,他连阻碍他行事的张咨都敢直接杀,便是那刘表对他做出了什么限制,他也不是不能直接将其斩杀。 反正也不过是个文士罢了! 当然刘表毕竟是汉室宗亲,他总不好将这种话在洛阳说出,更不好在乔琰这个友情提出了建议的同盟面前这么说。只是回道:“乔侯不必担心,此事我心中有数。因我只适合于作为快速奔袭的奇兵援助,进军之前还需乔侯与皇甫将军那头的信号,诸事齐备之日,通知于我便是。” 乔琰颔首回道:“这是自然。” 她目送着孙坚领着孙策离去,又盘算了一番自己这两日间在据理力争刘协为正统上的表现,确定大约并无什么问题,也始终站定于大汉忠臣的路线不倒,心中总算落下了一块大石。 有了这一出,她也终于能在此时将自己的地盘朝着凉州方向延伸了! 她也可以带着这一趟进军洛阳所收获的名望,着手筹备回返并州之事。 她刚想到这里,便看到在她的不远处站着个熟人。 时隔四年不见,杨修倒是比之当年看起来变化了不少,或许唯独可称得上是没什么变化的,是他那点属于聪明人的傲气。 也让他瞧着还是没那么沉稳,却自有一种少年人的锐气。从他投来的目光来看,他分明是来履行那当年的约定的。 但还没等杨修走到她面前来,她便听到了另一个方向传来的两声“乔侯留步”。 她循声看去,见走来的是荀爽与荀攸,以及伏寿与一名容姿贵气的女子。 后者她虽然没有见过,却大略能猜得出对方的身份。 果然在这四人站定于前的时候,便听荀爽说道:“公主若有急事要寻乔侯便先说吧。” 这正是伏寿的嫡母,侍中伏完之妻,汉桓帝的长女阳安长公主! 阳安长公主见荀爽谦让,她也没推辞,而是对着乔琰直截了当地说道:“伏完有自保之心,然另立新君实为将我大汉威严置于不顾之举,我欲与伏完和离,带阿寿投奔于乔侯,不知乔侯可愿接纳?” 乔琰愣了一瞬,却又旋即展颜。 这位长公主可当真是个妙人! 她这一投奔,对乔琰来说,无疑是个意外之喜! .w.co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