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烽火戏诸侯
第六百五十八章 翻一翻老黄历(第3页)
林守一思量片刻,答道:“事已至此,近在眼前,还是要一件件管好。”
林守一叹了口气,“以后少管。”
崔瀺会心一笑,“不枉你爹撒泼打滚耍无赖,让我帮你取了这么个好名字。”
林守一突然停步,再次作揖,壮着胆子,颤声问道:“敢问师伯,当年为何袖手旁观,任由先生一人赴死?”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让林守一感到憋屈,不吐不快。
便是惹恼了这位不愿承认师伯身份的国师大人,林守一今天也要问上一问!
崔瀺不以为意,显然并不恼火这个年轻人的不知好歹,反而有些欣慰,说道:“如果讲大道理,不用付出大代价,可贵在何处?哪个不能讲,读书意义何在?当仁绝不让,这种傻事,不读书,很难天生就会的。只是书分内外,儒家教化,何处不是本本摊开的圣贤书。”
崔瀺轻轻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笑道:“所以人生在世,要多骂半吊子读书人,少骂圣贤书。”
崔瀺环顾四周,“早年游学,你对父亲的糟糕观感,陈平安当时与你一路同行,早早记在心中。所以哪怕后来陈平安有足够的底气去翻旧账,其中就翻遍了许多关于杏花巷马家的老黄历,偏偏在窑务督造署林大人这边凝滞不前,恰好因为相信你,怕的那些传闻不可言,更信不过他未曾亲眼见过的人心,最怕一旦揭开内幕,就要害得朋友林守一鲜血淋漓,这就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书简湖吃过的苦头,实在不愿意在家乡再来一遭了。”
崔瀺笑道:“虽然是陈平安想岔了,却是好事,不然就他那脾气,一旦较真,即便查出了真相,得以松口气,顺顺利利绕过了你和你父亲,落魄山却会早早与大骊宋氏磕碰得头破血流,那么现在肯定还留在家乡追究此事,处处树敌,大伤元气,自然更当不成什么剑气长城的隐官大人了。清风城许氏,正阳山在内的诸多势力,都会不遗余力,对落魄山落井下石。”
崔瀺说道:“你暂时不用回山崖书院,与李宝瓶、李槐他们都问一遍,早年那个齐字,谁还留着,加上你那份,留着的,都收拢起来,然后你去找崔东山,将所有‘齐’字都交给他。在那之后,你去趟书简湖,捡回那些被陈平安丢入湖中的竹简。”
林守一不明就里,仍是点头答应下来。
崔瀺仰头望向那道一闪而逝的恢弘剑光,请神容易送神难,总算走了。
————
大骊王朝开凿大渎一事,大兴土木,如火如荼。
豪阀公孙关翳然,与将种子弟刘洵美,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大骊最新权贵人物。
至于那个横空出世的原青鸾国郡守柳清风,大骊京城官场的热闹劲一过,加上某些幕后的刻意安排,柳清风很快就让人提不起探究的兴致。
偏隅小国的书香门第出身,确定不是什么练气士,注定寿命不会太长,早年在青鸾国政绩尚可,只是声名狼藉,所以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会有前途,但是很难有大前程,毕竟不是大骊京官出身,至于为何能够一步登天,骤然得势,天晓得。大骊京城,其中就有猜测,此人是那云林姜氏扶植起来的傀儡,毕竟最新大渎的入海口,就在姜氏家门口。
一位极其俊美的白衣少年郎,蹲在田垄间,看着远处一场地方宗族之间的争水械斗,看得津津有味,一旁蹲着个神色木讷的瘦弱孩子。
柳清风坐在田垄上,扈从王毅甫和少年柳蓑都站在远处,柳蓑倒是不太害怕那个早年打过交道的古怪少年,除了脑子拎不清一点,其他都没什么值得说道的,但是王毅甫却提醒柳蓑最好别接近那“少年”。
柳清风转头望向那个嚼着一根野草的少年,问道:“开凿大渎,大小事宜,无非是循序渐进,崔先生应该无需在此盯着。”
崔东山依旧看着那边的你一锄头我一扁担,交手双手当中,不少身份是那舅舅外甥,打是真打,至于打完之后,依旧做那亲戚,说不得还要给对方掏钱治病买药,也皆是诚心诚意,发自肺腑。
听到了柳清风的询问,目不转睛,随口说道:“大渎名齐,就是理由。”
柳清风笑着点头,表示理解了。
一辆马车停在乡野小路上,从车厢走下那李宝箴,走来这边,作揖行礼:“崔先生。”
崔东山没搭理。
李宝箴起身后望向柳清风,笑道:“柳先生。”
柳清风笑着伸手示意对方坐下。
李宝箴坐在柳清风身旁。
崔东山转过头,打趣道:“见面道辛苦,毕竟是江湖。”
“不耽误你们哥俩好好叙旧,我自个儿找点乐子去。”崔东山站起身,拎着一旁孩子的衣领,御风离去。
崔东山悄然落在了数百里外的一处山下城池,带着那位高老弟,一起并排坐在树荫,四周人头攒动,看了足足半个时辰的路边野棋,不是围棋,棋盘要更简单些。不然市井百姓,连棋谱都没碰过半本,哪能吸引这么多围观之人。
等到设局的野棋手赢了一大堆铜钱、碎银,众人也都散去,今天便打算收工,这就叫一招鲜吃遍天,只是当他看到那个白衣少年还不愿挪窝,打量几眼,瞧着像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少爷,便笑问道:“喜欢下棋?”
崔东山跃跃欲试,搓手道:“会的会的,别说是此棋,便是围棋我都会下,只是离家匆忙,身上没带多少铜钱。你这棋局,我看出些门道了,肯定能赢你。”
那下野棋之人笑了笑,这可是江湖野棋十大名局之一的蚯蚓引龙,不怕别人看出门道,越多越好,就怕对方觉得此局无解,根本不愿上钩。
崔东山一拍旁边孩子的脑袋,“赶紧下棋挣钱啊。”
那汉子大笑不已,竟是手脚麻利收了摊子,懒得与这少年纠缠。
崔东山也不阻拦,一点点挪步,与那孩子相对而蹲,崔东山伸长脖子,盯着那个孩子,然后抬起双手,扯过他的脸颊,“怎么瞧出你是个下棋高手的,我也没告诉那人你姓高哇。”
孩子面无表情。
崔东山扯了半天,也觉得没劲,站起身,带着孩子在城里边东逛西荡,遇见个年纪不大的京溜子,是这藩属小国京城里边跑出来捡漏的,多是被古董行当家掌柜信得过的学徒,从京城分派到地方各处搜求奇珍异宝、古董字画的。做这京溜子一行,眼睛要毒辣,人品要过硬才行,不然一旦得了价值千金的重宝,便要直接跑路,干脆自立门户。
崔东山就跟着那个京溜子逛地摊,那人掂量过、悄悄留心过的物件,他都去跟着掂量一番、使劲打量几眼,气得那京溜子只好在僻静处,停下脚步,无奈道:“你这少年,若是缺钱花,我送你些便是,莫要一路跟我耍乐了。你是觉得好玩,却要砸我饭碗的。”
崔东山看着那个年轻人的眼神、脸色,没来由有那么几分熟悉,崔东山蓦然一笑,“放心吧,接下来我保证不捣乱。”
那年轻人将信将疑,又不好赶人,所幸接下来行走四处,那少年果然安安静静,只是这让年轻人便又有忧虑,该不会江湖险恶,对方本就是奔着自己而来吧?江湖路数多,教人防不胜防。不过那少年随便买了一只瓷碗,覆在孩子脑袋上,就与他道别,说要带着傻弟弟一起回学塾那边吃饭了,不然人在异乡,在外求学,天大地大不如先生最大,学生久久未归,先生会担心的。
年轻京溜子如释重负。
那少年从孩子脑袋上,摘了那白碗,远远丢给年轻人,笑容灿烂道:“与你学到些买老物件的新鲜小诀窍,没什么好谢的,这碗送你了。”
年轻人本想拒绝,一个破碗而已,要了作甚,还占地方,再说了那少年在外求学,穿着富贵,只是掏钱的时候一颗颗数着铜钱,也不像是个手头阔绰的……只是不等年轻人开口说话,那少年便拖拽着孩子的一条胳膊,跑远了,跑得真快啊,那个孩子瞅着有些可怜。
夕阳西下,城外一条黄泥道路上,一个村庄的大小屋子,挨个儿蹲在一条河边。
崔东山自言自语道:“先生对于行侠仗义一事,因为少年时受过一桩事情的影响,对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便有了些忌惮,加上我家先生总以为自己读书不多,便能够如此周全,心想着那么些老江湖,大多也该如此,事实上,当然是我家先生苛求江湖人了。”
“好心做错事,与那人心出错,哪个更可怕?必须要做个取舍的。”
“只是先生早慧,事事劳心劳力,当学生的,哪里舍得说这些。”
在崔东山自顾自絮絮叨叨的时候。
有个放牛归家的孩子骑在牛背上。
崔东山也不差,骑在孩子后背上。
崔东山摇晃着肩膀,可怜孩子便跟着脚步踉跄起来,崔东山说道:“天边浮云,道旁柳色,街巷叫卖杏花声。”
然后崔东山双手一拍孩子脸颊,“高老弟,老哥我诗兴大发啊,你跟着走一个!”
孩子眨了眨眼睛。
崔东山加重力道,威胁道:“不给面子?!”
孩子含糊不清道:“乡野炊烟,牧童骑牛,竹笛吹老太平歌。”
“高老弟,你真是个人才啊!”
崔东山一手环住孩子脖子,一手使劲拍打后者脑袋,大笑道:“我何德何能,能够认识你?!”
骑牛的牧童回头看了眼那俩,吓得赶紧让自己坐骑加快脚步。
崔东山双手捂住孩子的眼睛,“卯足劲,跑起来!”
最后那个被崔东山遮掩了视线的孩子,晃来晃去向前跑,便一路跑到了河里去。
半空中崔东山松开双手,使劲挥动,大袖晃荡,在两人即将落水之际,少年哈哈大笑道:“智者乐水!东山来也!”
林守一叹了口气,“以后少管。”
崔瀺会心一笑,“不枉你爹撒泼打滚耍无赖,让我帮你取了这么个好名字。”
林守一突然停步,再次作揖,壮着胆子,颤声问道:“敢问师伯,当年为何袖手旁观,任由先生一人赴死?”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让林守一感到憋屈,不吐不快。
便是惹恼了这位不愿承认师伯身份的国师大人,林守一今天也要问上一问!
崔瀺不以为意,显然并不恼火这个年轻人的不知好歹,反而有些欣慰,说道:“如果讲大道理,不用付出大代价,可贵在何处?哪个不能讲,读书意义何在?当仁绝不让,这种傻事,不读书,很难天生就会的。只是书分内外,儒家教化,何处不是本本摊开的圣贤书。”
崔瀺轻轻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笑道:“所以人生在世,要多骂半吊子读书人,少骂圣贤书。”
崔瀺环顾四周,“早年游学,你对父亲的糟糕观感,陈平安当时与你一路同行,早早记在心中。所以哪怕后来陈平安有足够的底气去翻旧账,其中就翻遍了许多关于杏花巷马家的老黄历,偏偏在窑务督造署林大人这边凝滞不前,恰好因为相信你,怕的那些传闻不可言,更信不过他未曾亲眼见过的人心,最怕一旦揭开内幕,就要害得朋友林守一鲜血淋漓,这就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书简湖吃过的苦头,实在不愿意在家乡再来一遭了。”
崔瀺笑道:“虽然是陈平安想岔了,却是好事,不然就他那脾气,一旦较真,即便查出了真相,得以松口气,顺顺利利绕过了你和你父亲,落魄山却会早早与大骊宋氏磕碰得头破血流,那么现在肯定还留在家乡追究此事,处处树敌,大伤元气,自然更当不成什么剑气长城的隐官大人了。清风城许氏,正阳山在内的诸多势力,都会不遗余力,对落魄山落井下石。”
崔瀺说道:“你暂时不用回山崖书院,与李宝瓶、李槐他们都问一遍,早年那个齐字,谁还留着,加上你那份,留着的,都收拢起来,然后你去找崔东山,将所有‘齐’字都交给他。在那之后,你去趟书简湖,捡回那些被陈平安丢入湖中的竹简。”
林守一不明就里,仍是点头答应下来。
崔瀺仰头望向那道一闪而逝的恢弘剑光,请神容易送神难,总算走了。
————
大骊王朝开凿大渎一事,大兴土木,如火如荼。
豪阀公孙关翳然,与将种子弟刘洵美,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大骊最新权贵人物。
至于那个横空出世的原青鸾国郡守柳清风,大骊京城官场的热闹劲一过,加上某些幕后的刻意安排,柳清风很快就让人提不起探究的兴致。
偏隅小国的书香门第出身,确定不是什么练气士,注定寿命不会太长,早年在青鸾国政绩尚可,只是声名狼藉,所以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会有前途,但是很难有大前程,毕竟不是大骊京官出身,至于为何能够一步登天,骤然得势,天晓得。大骊京城,其中就有猜测,此人是那云林姜氏扶植起来的傀儡,毕竟最新大渎的入海口,就在姜氏家门口。
一位极其俊美的白衣少年郎,蹲在田垄间,看着远处一场地方宗族之间的争水械斗,看得津津有味,一旁蹲着个神色木讷的瘦弱孩子。
柳清风坐在田垄上,扈从王毅甫和少年柳蓑都站在远处,柳蓑倒是不太害怕那个早年打过交道的古怪少年,除了脑子拎不清一点,其他都没什么值得说道的,但是王毅甫却提醒柳蓑最好别接近那“少年”。
柳清风转头望向那个嚼着一根野草的少年,问道:“开凿大渎,大小事宜,无非是循序渐进,崔先生应该无需在此盯着。”
崔东山依旧看着那边的你一锄头我一扁担,交手双手当中,不少身份是那舅舅外甥,打是真打,至于打完之后,依旧做那亲戚,说不得还要给对方掏钱治病买药,也皆是诚心诚意,发自肺腑。
听到了柳清风的询问,目不转睛,随口说道:“大渎名齐,就是理由。”
柳清风笑着点头,表示理解了。
一辆马车停在乡野小路上,从车厢走下那李宝箴,走来这边,作揖行礼:“崔先生。”
崔东山没搭理。
李宝箴起身后望向柳清风,笑道:“柳先生。”
柳清风笑着伸手示意对方坐下。
李宝箴坐在柳清风身旁。
崔东山转过头,打趣道:“见面道辛苦,毕竟是江湖。”
“不耽误你们哥俩好好叙旧,我自个儿找点乐子去。”崔东山站起身,拎着一旁孩子的衣领,御风离去。
崔东山悄然落在了数百里外的一处山下城池,带着那位高老弟,一起并排坐在树荫,四周人头攒动,看了足足半个时辰的路边野棋,不是围棋,棋盘要更简单些。不然市井百姓,连棋谱都没碰过半本,哪能吸引这么多围观之人。
等到设局的野棋手赢了一大堆铜钱、碎银,众人也都散去,今天便打算收工,这就叫一招鲜吃遍天,只是当他看到那个白衣少年还不愿挪窝,打量几眼,瞧着像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少爷,便笑问道:“喜欢下棋?”
崔东山跃跃欲试,搓手道:“会的会的,别说是此棋,便是围棋我都会下,只是离家匆忙,身上没带多少铜钱。你这棋局,我看出些门道了,肯定能赢你。”
那下野棋之人笑了笑,这可是江湖野棋十大名局之一的蚯蚓引龙,不怕别人看出门道,越多越好,就怕对方觉得此局无解,根本不愿上钩。
崔东山一拍旁边孩子的脑袋,“赶紧下棋挣钱啊。”
那汉子大笑不已,竟是手脚麻利收了摊子,懒得与这少年纠缠。
崔东山也不阻拦,一点点挪步,与那孩子相对而蹲,崔东山伸长脖子,盯着那个孩子,然后抬起双手,扯过他的脸颊,“怎么瞧出你是个下棋高手的,我也没告诉那人你姓高哇。”
孩子面无表情。
崔东山扯了半天,也觉得没劲,站起身,带着孩子在城里边东逛西荡,遇见个年纪不大的京溜子,是这藩属小国京城里边跑出来捡漏的,多是被古董行当家掌柜信得过的学徒,从京城分派到地方各处搜求奇珍异宝、古董字画的。做这京溜子一行,眼睛要毒辣,人品要过硬才行,不然一旦得了价值千金的重宝,便要直接跑路,干脆自立门户。
崔东山就跟着那个京溜子逛地摊,那人掂量过、悄悄留心过的物件,他都去跟着掂量一番、使劲打量几眼,气得那京溜子只好在僻静处,停下脚步,无奈道:“你这少年,若是缺钱花,我送你些便是,莫要一路跟我耍乐了。你是觉得好玩,却要砸我饭碗的。”
崔东山看着那个年轻人的眼神、脸色,没来由有那么几分熟悉,崔东山蓦然一笑,“放心吧,接下来我保证不捣乱。”
那年轻人将信将疑,又不好赶人,所幸接下来行走四处,那少年果然安安静静,只是这让年轻人便又有忧虑,该不会江湖险恶,对方本就是奔着自己而来吧?江湖路数多,教人防不胜防。不过那少年随便买了一只瓷碗,覆在孩子脑袋上,就与他道别,说要带着傻弟弟一起回学塾那边吃饭了,不然人在异乡,在外求学,天大地大不如先生最大,学生久久未归,先生会担心的。
年轻京溜子如释重负。
那少年从孩子脑袋上,摘了那白碗,远远丢给年轻人,笑容灿烂道:“与你学到些买老物件的新鲜小诀窍,没什么好谢的,这碗送你了。”
年轻人本想拒绝,一个破碗而已,要了作甚,还占地方,再说了那少年在外求学,穿着富贵,只是掏钱的时候一颗颗数着铜钱,也不像是个手头阔绰的……只是不等年轻人开口说话,那少年便拖拽着孩子的一条胳膊,跑远了,跑得真快啊,那个孩子瞅着有些可怜。
夕阳西下,城外一条黄泥道路上,一个村庄的大小屋子,挨个儿蹲在一条河边。
崔东山自言自语道:“先生对于行侠仗义一事,因为少年时受过一桩事情的影响,对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便有了些忌惮,加上我家先生总以为自己读书不多,便能够如此周全,心想着那么些老江湖,大多也该如此,事实上,当然是我家先生苛求江湖人了。”
“好心做错事,与那人心出错,哪个更可怕?必须要做个取舍的。”
“只是先生早慧,事事劳心劳力,当学生的,哪里舍得说这些。”
在崔东山自顾自絮絮叨叨的时候。
有个放牛归家的孩子骑在牛背上。
崔东山也不差,骑在孩子后背上。
崔东山摇晃着肩膀,可怜孩子便跟着脚步踉跄起来,崔东山说道:“天边浮云,道旁柳色,街巷叫卖杏花声。”
然后崔东山双手一拍孩子脸颊,“高老弟,老哥我诗兴大发啊,你跟着走一个!”
孩子眨了眨眼睛。
崔东山加重力道,威胁道:“不给面子?!”
孩子含糊不清道:“乡野炊烟,牧童骑牛,竹笛吹老太平歌。”
“高老弟,你真是个人才啊!”
崔东山一手环住孩子脖子,一手使劲拍打后者脑袋,大笑道:“我何德何能,能够认识你?!”
骑牛的牧童回头看了眼那俩,吓得赶紧让自己坐骑加快脚步。
崔东山双手捂住孩子的眼睛,“卯足劲,跑起来!”
最后那个被崔东山遮掩了视线的孩子,晃来晃去向前跑,便一路跑到了河里去。
半空中崔东山松开双手,使劲挥动,大袖晃荡,在两人即将落水之际,少年哈哈大笑道:“智者乐水!东山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