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东海的传说(二合一)(第3页)

 因为它们那时候的诸侯国,都是它们自己先辈从四方夷狄手里抢下来的。 

 在各国的统治者眼中,包括各国底层人,它们唯一认同的共同点,就是周朝那一亩三分地。 

 出了周朝那一亩三分地,其它都是他们自己的私有财产。 

 就像后世一个村子里的村民家一样,你家是你家,我家是我家,虽然大家都在同一个村子,但你家的宅基地跟我家的宅基地分的很清楚,不能过线,哪怕你屋子建的高了,挡住了我家的阳光,我都要跟你死磕。 

 为什么? 

 很简单,他从骨子里就没把你当成自己人。 

 他家是他的私有领地,那是他一砖一瓦一块一块垒起来的,你要敢越线,就要搞你。 

 你跟他唯一共有的,就是村里的村长跟大队。 

 而秦汉之后的各朝人是什么概念? 

 就像咱们现在的小区一样。 

 各农户的土地私有权被国家征收,国家强行打破农村内部阶层落差。 

 不管你是富有还是贫穷,将你们的地跟房子收回后,将你们一股脑塞进一个一样的环境中。 

 至于你当年自己建造房子的辛苦,国家用钱买了,买的干干净净,从今天开始,你跟他一样,都是城里的小区人。 

 这种环境上与心理上的潜移默化,会让人不自觉的消除心中敌我亲疏的概念。 

 毕竟大家都被关在了水泥墙里,住的一样,吃的一样,用的也一样,谁也不比谁多个啥,还有什么好拉帮结派的呢? 

 以前维持亲戚关系,是因为有些东西我家有,你家没,怕别人眼红,所以拉帮结派,人多一点,出了事好有个帮衬的。 

 现在大家都一个样,连地特么都没了,吃的都是国家统一发的袋装粮,种地都不用种了,谁还会废那心思维持这些有的没的? 

 一年见不上几个面,见了也帮不上什么忙,也不需要你帮什么忙,你说,还有啥意思? 

 换算到历史中也一样,咱们秦汉时期前与后中原大地上政治形态上的改变,就是这种集体意识形态的改变。 

 秦汉以前,大家各干各的,表面上尊着一个村长,但实际上各扫门前雪,关门过自己的日子。 

 而在秦汉以后,经过秦朝的挑头,汉朝的大融合,各朝各代的人已经没有了以往那种画地为牢的概念。 

 大家都是被同一个统治者统治的,都是给同一个统治者卖命的,谁也不比谁高贵。 

 所以,当旧有的最高统治者崩溃后,后世新崛起的新统治者们都会玩了命的大一统。 

 毕竟不大一统的话,你这里哪天开的工资不满意了,或者你压迫的太狠了,人就直接撂挑子到别的地方了。 

 毕竟都是打工,给谁打工不是打工? 

 咋滴,一笔你还能写出两个中? 

 汉末孙氏内部统治阶层就是这种心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孙权本人。 

 是的,孙权本人。 

 这家伙自己就是一个毫无底线的左右骑墙派。 

 先跟着刘备干挺了曹操,后来曹操死后,又投降了曹丕当了大魏吴王,并一举干挺了当年合伙创业的刘备。 

 等刘备死后,这家伙又背叛了曹丕,跳槽跟了刘禅,跟诸葛亮一起打曹魏,并成功熬死了曹丕。 

 可以说,这老小子曹刘双方睡了个便。 

 而他这种行径,也从侧面暴露了他跟赵光义的秉性是多么的相似。 

 高梁河车神,合肥孙十万。 

 崇文抑武,制衡内斗。 

 从这俩人一生的丰功伟绩不难看出,这俩货就是同一类人,根本没什么好关注的。 

 所以,得知这个位面的孙权跟司马懿搅合到一块后,朱伟光并没有多琢磨,而是直接岔开了话题。 

 “之前郭嘉派人给我传话,说这里出现了疑似先秦时期的幽灵鬼船?” 

 “仙师明鉴,此地的确有幽灵鬼船现世之说,但具体是不是先秦时期的鬼船,诩正在遣人查探,目前尚未有定论。 

 不过数日前,诩麾下舟师从海外归来时,曾带回来这么一则消息。 

 领军的伏波校尉称,他们在郁洲山以东的深海处遇到了一只长不知几何的大鱼。 

 据其描述,此鱼双翼如云,脊背如山,声若惊雷,绵延万里,可上天入海,无所不能。 

 依其所述,诩怀疑此鱼很可能是传说中的鲲鹏。” 

 “鲲鹏?

鲲之大,一锅炖不下?” 

 “嗯?” 

 “咳,没事,你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