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航天技术
于是,陈夏几乎把自家厂子的家底儿都掏出来了,先是用这个唬住了米国人,然后又拿着米国人的图-204去找空客和波音谈合作。目的就是要引进他们的先进工艺和管理经验,哪怕只是一部分也好。
接下来,陈夏计划将这些配件的生产任务交给航空工业内的几个重点厂,通过产品带动产业升级,培养人才队伍,提升技术能力。
“高招啊高招,陈队就是陈队,这么狡猾的计谋都能想出来。”娄小云由衷地赞叹道。
陈夏心里清楚,经过那场大事件后,他意识到单靠自家厂子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只有整个国内行业都提升上去了,才能完成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对大事才有更强的支援能力。
别的不说,现在生产erj-140系列支线客机就需要多个厂合作才能完成。将来80座、90座、100座甚至是fcnb-2000投入生产时,配套的厂家数量更会呈指数级增长。如果到时候国内厂家的技术实力跟不上,做不了配套,那就只能依赖国外产品了。但万一哪天别人卡脖子怎么办?难道要让辛辛苦苦造出来的飞机都变成废铁吗?
所以,无论是从总部战略出发,还是为了提升国内供应链水平,陈夏都在下一盘大棋——那就是在短时间内调整航空工业结构,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基于这个考虑,无论是米国提供图-204生产线,还是空客、波音将供应链的一部分放在国内,对陈夏来说都只是小赚。真正的大赚是全行业水平的提升。
然而,就在这时,娄小云和屈菁菁接到了陈夏附属厂子太空探索公司总经理叶寸心从西场卫星发射中心打来的电话。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让陈夏的好心情瞬间烟消云散。
“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夏拿着电话急切地追问。
“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就是突然接到外籍公司代表的通知,要求我们推迟发射。我追问原因,对方却粗暴地挂断了电话。”叶寸心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委屈。
陈夏知道,叶寸心为了这家厂子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成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是改开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之一,被派到米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航天工程并取得硕士学位。按照常规留学生的规划,她应该留在米国享受高薪和优越的科研条件。
事实上,当时洛克希德火箭推力研究中心已经向她抛出了年薪10万美元的橄榄枝。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梦寐以求的机会。然而叶寸心却选择了回国,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她个人的爱国情怀外,还与她的家庭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她的父亲叶音符是一个性格倔强、对子女教育要求极高的人。作为永宏厂的办公室主任后来担任六分厂厂长的他虽然在经营上不算出色,但在子女教育上却是整个永宏厂的一把好手。大女儿叶寸心能够公费出国留学并取得硕士学位就是对他最好的证明。
叶家二女儿叶小虹,京城外国语大学的佼佼者,毕业后顺利进入外交系统,担任西班牙语翻译,工作风生水起。小女儿叶小秋也不甘示弱,考入复旦大学,如今正攻读大三,学业成绩出类拔萃,据传很有希望获得公费留学的机会。
在那个八九十年代,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就是了不起的事,而老梁家一下子出了三个,还都是国内顶尖学府的高材生,其中一个更是拔尖的公费留学生。相比之下,陈夏所在的老陈家就显得有些逊色了,家里孩子虽多,但学历都不高,没一个超过高中的。
这事儿可没少让退休后的叶音符得意,他时常拿此来调侃陈老爷子,每次都把陈老爷子气得不行。陈老爷子回去后,便把孙辈们召集起来,发誓要培养出个博士,让叶音符那老家伙瞧瞧,老陈家也是有文化底蕴的!
不过,尽管叶音符喜欢攀比,但他有一点却非常坚定,那就是学有所成后要回国建设。他认为,国家培养了你,你却跑到国外去为别人效力,那岂不是成了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