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造车风花雪岳

第157章 车间视察(第2页)

 韩兆磊道:“云总,我们没有按照工位来划分,而是直接按照产线来划分的。一条产线五个工人,一个巡视员,巡视员会及时通报零件的使用情况。一旦出现零件短缺的情况,就会通知这五个人,要求他们去拉料。”

 云天泽有些不解道:“五个人?为什么这么多?我们的外库距离这里不远啊,零件到线边应该只要一个人一台叉车就够了吧?”

 韩兆磊道:“为了提升生产节拍,我们的整条产线的运行是不会停的。这就导致很有可能会出现多个工位零件短缺的情况。我们进行了精细的计算,最多的情况下,会有四个工位同时缺零件。”

 “那还有一个人呢?”

 韩兆磊笑道:“随时待命,以备不时之需。这个也是我们人海战术的一部分,我们称为饱和式线边供应链。”

 云天泽点点头,当前自动化程度不高。为了从一开始就不落后于其他主机厂,生产节拍一定不能降低,采用这样的策略也是无奈之举。

 随后,韩兆磊带着一行人前往线边视察。

 第一道工序是焊接车间。

 一般情况下,车身冲压都涉及到大型的冲压设备。这些都是直接设置在主机厂内,零件冲压完成后,直接上产线,进行焊接。

 这能够节省很大的一部分运费。

 当前,天工汽车的产线还是来自于福莱尔产线,大型冲压设备还没有能够直接放到产线。因而,只能将冲压车身零件从盘古冲压厂冲压好之后,运输到产线来进行焊接。

 云天泽问道:“冲压设备什么时候可以到位,ots造车能赶上吗?”

 韩兆磊道:“可以赶得上的,我们预订的冲压设备在今年年中能够到位。加上安装调试的时间,预计今年十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可以满足我们的ots造车。”

 云天泽放下心来,随后进入焊接车间。

 按照云天泽原来的构想,焊接车间应该不需要工人,完全由机器人进行操作就行。

 但是,当前国内还不具备这样的产线制造能力,国外那里也不愿意分享自动化焊接技术给到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