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朱元璋:两个蛀虫,训的好


 随着一声低沉的呢喃,室内空气再次流动起来。 

 “嬷嬷告诫过,太孙未成亲前,不可有失体面之举……” 

 只穿着轻薄纱衣的汤清悦,躺在大床上,双手掩面,勉强保持着最后一丝理智,细语低吟。 

 朱允熥的火气即将失控,却被体面二字狠狠敲击在心上。 

 呼吸变得沉重而急促。 

 紧接着,一抹压抑不住的惊叹在暗处响起。 

 而此刻躺在床上的人,换成了朱允熥。 

 “嬷嬷可曾教你,心要静,手要稳。” 

 朱允熥的声音,在汤清悦耳中渐渐模糊。 

 夜色中传来一声吞咽,无论多么炽烈的火焰,在这春夜的温柔中终归平静。 

 …… 

 “臭小子脾气真是越发大了。” 

 刚吃完早饭的朱元璋一抹嘴,挑了挑眉,瞅着身边的朱标。 

 朱标正不紧不慢地品着粥,眼睛还离不开那些天没亮就送进宫的奏折。 

 朱标没着急接朱元璋的话茬,依旧保持着那份从容,不过勺子悄悄加速,很快碗底就见了光。 

 洗漱一番后,朱标抿了口茶,这才抬头,迎上朱元璋的目光。 

 “爹说的是昨天他在平谷皇庄,对那两位工部主事发火的事吧?” 

 朱元璋故意装糊涂,“听说皇庄那边新式的织布机,既省力又能加快纺纱速度。” 

 “这纺纱织布的,是打算用在浙江道的项目上。” 

 朱标淡淡回应,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 

 朱元璋斜眼望向朱标,眼神沉稳。 

 “浙江道地少山多,粮食产量有限。现在那边正忙着清查田地,推进田赋改革,就等着今年夏秋两季丰收入库,国库自然充盈。” 

 “可天下百姓众多,浙江道也不例外,没田的人只能靠打工过活。” 

 这会的大明,手工作坊行业已悄然兴起,特别在浙江道最为显著。 

 因耕地稀缺,许多百姓聚居于城镇周边,为商人和官商打工作为生计。 

 朱标沉吟片刻,道:“杭州的织造衙门和织染局,这次几乎被裁撤大半,允熥显然是要大刀阔斧改革一番。这会推出新式织机,肯定是打算送往织造衙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