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打包孔家九族去海外开矿


 眼下的徐辉祖,堪称军方第一人。 

 徐辉祖目光转向常森、汤醴:“五军都督府得赶紧拿出章程来,重启秦法军功爵制,京军、边防军、各地卫所,还有在外征战的兄弟们,都得好好整顿一番。” 

 “大都督府不会独揽大权,但为了能让百万将士更安心操练作战的事,还得跟兵部掰扯掰扯。” 

 常森小声嘀咕:“任阁老估计会挡道不少,不知道解阁老跟石阁老会不会跟公爷争上两句。” 

 “要是凉国公跟西平侯能早点回京就好喽,公爷在文渊阁里也不至于显得势孤力单。” 

 汤醴淡淡道。 

 他心里明白刚开新政,那二位怕是还得在外带兵巡查些时日。 

 徐辉祖嘴角一扬。 

 “老虎隐于山林,静待时机。” 

 …… 

 应天府迎来了最闷热的时节。 

 热浪扑面而来,让人连踏出家门的念头都消散无踪。 

 每天,肩负皇命的锦衣卫快马加鞭,在城门内外穿梭,直奔郊外的官道尽头。 

 随着文渊阁班底的最后敲定,六部及各衙门官员的重新布局,以及少量观政进士填补关键职位。 

 大明的权力中心在短暂的停顿后,又开始全力运转。 

 当文渊阁宣布暂时征调在京举人充实各部司衙门,以稳固朝政运作,同时不耽误这些举人参与今年公考。 

 于是,整个应天府内的举人们都沸腾了。 

 朝廷不仅提供银子跟粮食,还让这些年轻人提前见识到朝廷机构的运作内幕。 

 更有小道消息流传,凡是在这段时期为朝廷出力的,将来参加各部司的考公时,还能额外加分。 

 在这种种优厚条件的吸引下,报名处的门槛都要被热情高涨的士子踏破了。 

 自从皇上提出将来大明科举将惠及举人阶层,这些年轻才俊的心中便燃起了熊熊斗志。 

 眼下,谁也不想错过这个能为自己加分的机会。 

 朝中的事,无论多么错综复杂,总能找到解决之道。 

 随着朝政逐步趋于平稳。 

 应天府西边,云平码头也迎来了变化。 

 清晨,天色刚亮。 

 皇城兵马司早早清场完毕,紧接着是亲兵入驻,最后才是锦衣卫戒备森严地护送着一批人,从西华门出发,直达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