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解缙的一堂课,什么是大明的根基(第3页)

 郑明旭轻应一声:“今年把通向玄武湖的河道修葺一新,上元门码头建好,税收也就跟着进账了。来年,咱应天府的头等大事就是发展农业啊。” 

 同知连忙道:“属下这几天就将明年农业规划整理出来呈上。” 

 郑明旭望向同知:“应天府管辖八县,明年要疏浚河道、新开沟渠、开垦荒田、改良盐碱地,往后咱俩得多跑上林苑监,那些新品种种子,咱们得抢先试种。” 

 同知颔首,府衙中其他人也默默记下了知府指示。 

 这些都是来年应天府大计划,就像今年大半年里,府里上下忙活着开通连接玄武湖的水道跟建造上元门码头的事儿一样。 

 码头一旦建成,云平码头就会变成仅供朝廷使用的码头,而上元门码头则成为百姓、商人频繁往来的场所。 

 这样一来,码头管理权握在应天府手里,船只停泊、货物存放,都能给应天府带来不少收入。 

 再用这笔钱反哺应天府下辖的八县百姓,这个决策早已在府内达成了共识。 

 应天府官员们正商讨着自家的事儿, 

 而田间地头,解缙的授课仍在继续。 

 “为官者须知,政绩源于何人,仕途障碍又可能来自何人。” 

 话音一转,解缙的言辞变得尖锐起来。 

 政绩与政敌,这些内阁大臣之间才会直言不讳的话题,让在场监生们一阵哗然。 

 就连那些原本对今日课程不屑一顾的监生,也不禁露出了惊异表情。 

 解翰林竟敢如此直言不讳? 

 这话能在太孙面前说吗? 

 解翰林这番话,仿佛在教他们如何在仕途中步步高升、积累财富。 

 升官发财,自然是在场每个人梦寐以求的。 

 然而一旁朱允熥,眼中却闪过一抹深意。 

 要不是为了在这些监生面前保持形象,他差点儿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