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谁来继承信国公的爵位(第3页)

 

汤燮见朱允熥欲行跪拜之礼,连忙上前一步,低声劝阻。

 

朱允熥摆了摆手:“信国公乃开国勋臣,与皇上情同手足,同时又是太孙妃的母族,我应当行此大礼。”

 

回想起离京前夕,朱元璋单独召见自己,数小时里讲述了淮右一族的历史与当今朝中地位。

 

朱允熥未加迟疑,在众人瞩目下,以最恭敬的姿态完成了整套祭拜仪式。

 

礼成之后。

 

汤府内哭声四起,从胡氏开始,所有人回礼致谢。

 

随之,到场淮右各家族,以及中都留守司、凤阳府的官员和随行出京的人员,依次上前祭奠。

 

完毕后,众人分散到府内各处,由汤家年轻一辈陪同。

 

朱允熥借此机会来到了胡氏面前。

 

他看着胡氏周围的汤家女眷与少年,解释道。

 

“清悦今年刚生育完,关于信国公的事,宫中一直保密未提,生怕她心有郁结,影响了身体。因此,这次并未让她一同归来,还请祖母谅解。”

 

胡氏连忙摆手:“宫中考虑跟安排自有其道理。太孙妃能进宫,并且得到太孙疼爱,实属她的福气。我只希望她能相夫教子,做个贤惠持重的好妻子。”

 

朱允熥接着道。

 

“信国公爵位,各位无须忧虑。郑国公一支已将爵位传给了开国公,曹国公那边现今由李景隆承继,魏国公家也顺利袭爵。汤国公为国操劳,英年早逝,朝廷铭记于心。”

 

“此次,朝廷决定在应天钟山建造功勋陵,待信国公灵柩暂厝钟山,功勋陵竣工即可安葬。至于爵位传承,自然会按祖训,由嫡长子继位。”

 

“但有耳闻,汤成身体状况欠佳?因此……具体如何安排,家族内部可商议,向应天呈上奏折就行。”

 

如何妥善处理汤家爵位继承,是个棘手难题。

 

目前汤家官阶最高的是庶出五子汤醴,乃是五军都督府都督。

 

而最合适的人选,应当是汤家二公子汤軏。

 

但从情理上看,汤鼎这一支理应继承信国公爵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