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年俗,碾房压面(第2页)

    一屋子人又是哈哈一阵笑。

    孙玉珍羡慕的看着陈雁来。她和她妈就从来没有过这种说笑打闹的时候。她妈和她说话开头总有三个字“听妈说”,结束也总有三个字“为你好”。

    她是爱自己的,但是好像也不需要自己表达什么想法,就一股脑的把她认为的好都给自己了。时间久了,她也习惯了不怎么说话,在她妈跟前更是像锯嘴葫芦一样,也因为这性子,没少被人嫌弃。筆趣庫

    不过她真的很感谢老妈把她送来下乡插队。她感觉在和雁来、小玲还有秋华姐在一起后,她想说的话越来越多,也不再和从前似的,只想自己一个人待着了。

    下乡,真好啊。

    中午吃完饭,张婶子就带着闺女和儿媳妇,去碾房了。

    这一路上,看到谁张婶子都特别热情的打招呼。

    远处走来了三嫂子,“婶子这是去碾房啊?”

    张婶子骄傲的说,“可不是,准备蒸年糕的面,这不带着我闺女还有儿媳妇去压点儿面。”

    “你这又是闺女又是媳妇的,享福啊。”

    张婶子笑了,“哈哈哈,那是必须的。”

    这又碰到老杨家的大娘在门口搂柴禾,“嫂子,你真是做啥去啊?”

    “带着我闺女和儿媳妇去压点儿面。”

    “哎呦,这回你有闺女了,遂心了吧。”

    “哈哈哈,那是那是。”

    ···

    这一路啊,可给陈雁来尴尬坏了。

    无论碰到谁,干妈都特热情的去打招呼,然后和人家强调一下她是和闺女和儿媳妇去压面。重点强调了闺女两个字,非常直白的和人显摆。

    这给她尴尬的,脚指头能抠出个地下城了。

    梁薇抿着嘴笑,“娘,您人缘真好,谁见了你都打招呼。”

    张婶子道,“咱们乡下就这样,一个村儿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大家拐着弯儿的都能攀上亲戚。出门见谁都得打招呼说话,不然要落人口舌的。不过我现在没这顾虑,你爹当村长,我三个儿子都在部队当官。他们对我态度能不好嘛。”

    可以说这话很现实了。

    娘几个说话

    的时候已经走到了碾房。

    碾坊是村里唯一一个有碾子的地方。碾子是花岗岩做的,下边是磨盘,上面是大硕大的花岗岩圆柱。以磨盘中心为圆心,转圈,通过碾子的自重来把粮食压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