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渤海郡公

第1208章 信任人选(第3页)

  算起来,他也应该是前明降官里,混的最好的一个了。

  而这样的一个传统读书人,正儿八经的前明进士,竟然是高举着改革的旗号,打算把传统科举彻底送进垃圾堆,不得不说,这想法很大胆。

  除了赵岚外,还有一个人也是引起了楚行的注意,不过这个人倒不是人们传统意义上的中枢重臣,而是地方大员!

  此人就是现任广东巡抚王处然,这个人也是大乾王朝里比较出名的一个封疆大吏了,早年的履历不说,光光是巡抚,他就干了四任,先后在皖北、河南、湖北、广东担任道员、巡抚,历时十三年之久!

  王处然在大乾刚统一华夏的时候就已经是封疆大吏了,然后基本上三四年换一个地方,如今在广东那边担任巡抚。

  按照资历来说,他其实很早就能够调回京畿任职了,调回京畿最少也是一个右侍郎,熬几年就是左侍郎,然后按照正常途径升为尚书。

  但是这么多年,他却是一直在地方任职,这倒不是他能力不足,而是能力太强。

  这个人,你要说发展经济民生嘛,其实手段也就一般般,不过楚行看重的却不是这一点,而是这个人在维持稳定,整顿吏治方面很有一套。

  这十多年来,楚行基本都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就会把他调过去灭火。

  这整顿地方吏治的手段,他可是刚刚的,这些年里,被他弹劾丢掉官帽子的从四品以上的官员,少说也有上百个了。

  为此,他博得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外号,人称‘州官’。

  这个外号来的很有意思,一方面是他姓周,而另外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那种人。

  俗话说只许州官方火,不许百姓点灯,他王处然自己也绝对谈不上什么两袖清风,纵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贪腐,但是小问题多的很,时不时的都会被人弹劾。

  要没楚行亲自保着他,早被督察院干掉了。

  但是他自己不是两袖清风,却是要求别人两袖清风,尤其是属下的官员,谁敢贪腐他就干掉谁。

  惹得不少官场中人对他都是恨得牙痒痒!

  他自己要是两袖清风了,外人也就不说什么了,偏偏他自己也不是这样的人啊

  再加上他姓周,久而久之,‘州官’的称呼也就被人给戴了上去。

  这人在广东担任巡抚也不过三年,亲手弹劾了三百多名官员,被他弹劾的这些官员,包括他的前任,上一任的广东巡抚,自然是下场好不到那里去的。

  上一任的广东巡抚本来已经是被调往浙江担任巡抚了,被他弹劾之后,迅速引来了中央督察院的调查,这人的下场嘛:斩首弃市。

  而广东官场上,换掉了三分之二的知府或知州,一半以上的县令!

  基本上就是一场大清洗,而清洗的效果也是相当的不错,前些年已经是风气败坏,甚至民间都是怨气极大的广东官场,风气一下子就是好了起来了。

  官场风气好了,这民生经济发展的也就更加快速了。

  去年广东那边的农林渔等第一产业的产值,增加了至少五个百分点,别以为这五个百分点很少,这里头占据大头的可都是农业,农业受限于土地数量,想要增加那可是千难万难。

  而工商业等第二、第三产业,其增长腹地更是达到了三十七个百分点。

  增长的如此恐怖,里头固然是有着最近这些年因为高压蒸汽机在工业制造以及交通上的应用有巨大的关系,但是也是和当地的努力分不开的。

  三年前,广东那边的经济总量,在整个大乾王朝的各省道里,名列第四,位于江南道、浙江省、皖南道之后。

  但是三年后的今天,其经济总量却是已经超越了浙江和皖南道,名列全国第二。

  这一切,大体上都可以算成是王处然的功劳。

  嗯,尽管他本身并不太懂的怎么发展民生经济,但是他却是知道该如何为发展民生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这样的人,自然也就一直受到了楚行的重视,哪怕是他自身也不是什么好鸟,都被督察院那边弹劾过好几次,但是楚行还是保着他。

  怎么说了,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办事,更怕你带着别人一起贪。

  王处然这样,自己贪一点,但是却不准别人贪的行为,而且还能办事,楚行还是能够接受的。

  王处然本来是待在广东那边的,但是元宵前却是返回了金陵城,进行常规述职,这刚好碰上了孙乾病亡,此人自然也是不敢落于人后,在面圣述职的时候,也是通过各种话暗示了一番,说什么在外头任职虽然也是为圣天子效忠,但是自己却是更想要在圣天子身边效忠之类的。

  随后也是上了一份足足两万多字的折子,详细谈了各种问题,在教育上,他基本也是赞同不进行大规模的改动,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科举的变动,他也只是略微提了提。

  而更多的篇幅,却是用在了宣传上,他对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更是引申到了舆论宣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