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王旗花下一壶酒
关山月 第62章 白衣问剑(第2页)
宝贝闺女脾气倔,大概是为了与那帮柱国供奉置气,偏偏还把那块鱼龙佩送给了一个据说是已经踏上了大道断头路的小镇少年,结果这趟回来之后,宗祠那边就彻底被激怒了,一个个火冒三丈大发雷霆,说是要把小姑娘关进宗祠去磨一磨性子。
皇帝陛下李开元前些天刚把这老的小的两边祖宗安抚住,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钦天监那边就送了封奏表进了甘露殿,这就像是给某件事开了个头一样,尚书省那边的一封封奏表跟雪片一样开始往皇帝龙案上砸,好似恨不得把他这个皇帝陛下给埋了。
不过其实细看下来,这些奏表大多都是在说同一件事。
自从十四年前那场妖龙睁眼之后,天下各地妖魔邪祟如雨后春笋竞相冒头,刚开始由钦天监那边负责监管的各地神道还能弹压平息,但是随着年月累积,这个妖祸横行的局面就大有祸及全境的势头。
为此,尚书省那边就有了提出各种各样应对之策的奏表,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张提升各地山水神灵的权责,许临机便宜职权,越境拿妖。
另一种则是主张动用帝国军伍,边境无战事,必要之下可以调动边军回援内境,以战阵消弭妖祸。
这两种办法,在皇帝陛下看来都是有利有弊的。
前一种许山水神灵越境拿妖,则意味着原本被压制禁锢在各地的山水神灵将要突破限制。
且不说到时候会不会影响到各地山根水运流转以及帝国龙脉气运,光是山水神灵越境一事,如何辖制监管就是个极大的问题。
第二种也不比前一种好到哪里。
承云帝国立国太久,近些年九洲太平天下无事,帝国边境上与邻国之间也没有大的战事,承平日久,军资供应就还算安稳。
但是一旦调动各地驻军乃至是边军入内境镇妖,那么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帝国财库,必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
今日,皇帝陛下召集群臣入宣政殿朝议。
高坐龙椅的皇帝陛下,看着殿内群臣从最开始的谨守礼仪参政议事,一步步演变到后来各持己见相持不下,撸胳膊卷袖子大有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的架势,就觉得这帮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加上另一边这些只知道舞刀弄枪的军中武夫,全是一帮不叫人省心的夯货!
眼看着情势愈演愈烈,终于忍无可忍的皇帝陛下直接抄起龙案上的几卷奏表砸了下去!
卷轴砸落在御阶上的声音在吵吵嚷嚷如百姓菜市的大殿之内,并不如何明显响亮,但是在那一瞬间,殿内群臣几乎如受了惊的兔子一样,如出一辙瞬间收声。
皇帝陛下历来御下宽厚,少有与臣下急眼发怒的时候,看起来也总是笑意盈盈待人以宽,但这可并不代表这位皇帝陛下是好欺负的。
十四年前那场因为诡异天象引发的宫变,如今都还在群臣眼前历历在目。
整个皇城在那一夜尸横遍野,血流漂杵,可都是眼前这位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陛下的大手笔。
虽然有些事在群臣看来也确属无奈,但那个结果也是事实,谁要敢真的轻视这位稳坐堂堂三品帝国龙椅多年不挪窝的皇帝陛下,那就真是寿星爷上吊,嫌命长了。
大殿之内,一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一身明黄龙袍的中年皇帝,阴沉着脸坐在龙案背后,环视一圈群臣之后,冷冷道:“诸位不论文官武将,皆是饱读诗书的朝中肱骨,同殿议事各抒己见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今日议题,事关我承云亿万百姓和帝国江山社稷,尔等如此乱糟糟吵吵闹闹,话题也快要离题万里,甚至是扯到几十年前无关痛痒的鸡毛蒜皮上去了,难不成我承云帝国殿前朝臣的规矩门槛,都已经到了如此之低的地步了吗?”
坐在上首的皇帝声音不大,言辞也不算如何严厉,但是就只是那一刹那变脸的冷沉气势,几乎瞬间就让殿内重臣噤若寒蝉。
眼见这帮朝臣一个个缩着脖子低着头,除了齐齐告罪之外说不出来多一个字,皇帝就有些无奈地瞥了眼从一开始就老神在在站在最前面没有说话的几个老家伙。
眼见这帮老东西明明看到了自己的眼神示意,却又一个个极有默契地低眉垂眸开始装傻,皇帝陛下就更加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将目光看向那同样一言不发站在群臣之首的皇长子李琮。
“晋王,你可有良策?”
承云帝国皇长子李琮,目前还没有承袭太子之位,仍旧是正一品亲王的晋王爵位。
皇帝膝下一共育有两子一女,皆为皇后所出,长子李琮,次子李璟,长女李玉瑶。
长乐公主李玉瑶,正好排行第二,哥哥李琮,弟弟李璟。
晋王闻言也不怎么惊讶慌张,自家皇帝老子历来都是这么个习惯,遇事不决,长子背锅。
他堂堂的亲王之首,在朝堂之上被拉出来祭旗也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习惯得很,表情平静左移一步出朝列,揖手下拜从容回禀道:“启禀陛下,儿臣…”
就在李琮说出前半句话,后半句还在脑子里打转,没来得及出口这一刻,大殿之外长空之上,一声清雅平静的朗声传音直入殿中!
“承云皇室宗祠派个人出来,李某今日前来取回旧物,你们若不露面,就莫怪我不告自取了!”
下一刻,整个帝京骤然间钟声四起,城墙之上无数禁军羽林各司其职,敌袭报警之声响彻皇都!
紧接着,一座用以防御,保帝都平安的护城金光大阵,自帝京四角迅速升起,呼吸之间就将整个京城全部笼罩在内,防止外敌攻击伤及城中百姓。
城头上,一架架早就摆放就绪的弑神弩,被揭开那用以遮风挡雨的包裹油布之后,露出了无数寒光四射锋锐无匹的床弩枪头,玩弓如满月,数千床弩一齐对准那个好整以暇浮空站立在城外高空上的白衣身影。
负责守卫京都稳固的四门守将,全部都是九境天人以上的高阶武夫,城中各处紧要所在也不时有高阶练气士或者高阶神修相继现身,全城齐动,共御外敌!
三品帝国绝非易与,这种一人就敢单挑帝都的事情,可不是谁都敢做的,就这个里三层外三层的刺猬架势,一个不慎,瞬间就得被扎成马蜂窝!
但是那个提着一只精致酒壶的白衣文士,依旧是表情淡淡看着那个一瞬间如同刺猬的巨大城池,也不着急,就一边喝酒一边静等着有人出来答话。
如果过了心底的时限,就真如他之前所言,别怪他不告自取了。
……
晋王李琮突然被那一声高空之上的清淡声音打断话头,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
那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陛下此刻脸色沉凝,他并没有错过长子的那个挑眉表情,但他此刻更关注的是那个声音的来处!
堂堂三品帝国的心腹都城,被人家堵着家门叫阵,这可不是什么平常事,如果拿不回一个说法,承云皇室的脸面以后都可以放在地上随便踩了。
带着群臣走出大殿,皇帝李开元抬手遮在额前挡住耀眼的日光,眯眼打量着那个平静站立在城外高空上的白衣文士。
那白衣文士见人家三品帝国的皇帝陛下都被他给叫出来了,也有些意外,没想到连这皇一国之主都出来了,那帮趴在宗祠里的所谓柱国供奉们,竟然还在当乌龟…
真不知道是该说眼前这个皇帝太过平易近人,还是该说那所谓的柱国宗祠太过高卧云端,不把他这个白衣放在眼里也就算了,这是连这位明面上的国主都不当回事?
……
宫城后侧,立政殿。
李玉瑶今日拽着小师姐李竹一起来母后的寝宫玩。
那一声响彻整个长安城的叫门声响起的时候,两大一小三个绝色女子正坐在殿外荷塘边,喝茶的喝茶,喝酒的喝酒,赏花的赏花。
皇帝陛下李开元前些天刚把这老的小的两边祖宗安抚住,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钦天监那边就送了封奏表进了甘露殿,这就像是给某件事开了个头一样,尚书省那边的一封封奏表跟雪片一样开始往皇帝龙案上砸,好似恨不得把他这个皇帝陛下给埋了。
不过其实细看下来,这些奏表大多都是在说同一件事。
自从十四年前那场妖龙睁眼之后,天下各地妖魔邪祟如雨后春笋竞相冒头,刚开始由钦天监那边负责监管的各地神道还能弹压平息,但是随着年月累积,这个妖祸横行的局面就大有祸及全境的势头。
为此,尚书省那边就有了提出各种各样应对之策的奏表,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张提升各地山水神灵的权责,许临机便宜职权,越境拿妖。
另一种则是主张动用帝国军伍,边境无战事,必要之下可以调动边军回援内境,以战阵消弭妖祸。
这两种办法,在皇帝陛下看来都是有利有弊的。
前一种许山水神灵越境拿妖,则意味着原本被压制禁锢在各地的山水神灵将要突破限制。
且不说到时候会不会影响到各地山根水运流转以及帝国龙脉气运,光是山水神灵越境一事,如何辖制监管就是个极大的问题。
第二种也不比前一种好到哪里。
承云帝国立国太久,近些年九洲太平天下无事,帝国边境上与邻国之间也没有大的战事,承平日久,军资供应就还算安稳。
但是一旦调动各地驻军乃至是边军入内境镇妖,那么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帝国财库,必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
今日,皇帝陛下召集群臣入宣政殿朝议。
高坐龙椅的皇帝陛下,看着殿内群臣从最开始的谨守礼仪参政议事,一步步演变到后来各持己见相持不下,撸胳膊卷袖子大有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的架势,就觉得这帮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加上另一边这些只知道舞刀弄枪的军中武夫,全是一帮不叫人省心的夯货!
眼看着情势愈演愈烈,终于忍无可忍的皇帝陛下直接抄起龙案上的几卷奏表砸了下去!
卷轴砸落在御阶上的声音在吵吵嚷嚷如百姓菜市的大殿之内,并不如何明显响亮,但是在那一瞬间,殿内群臣几乎如受了惊的兔子一样,如出一辙瞬间收声。
皇帝陛下历来御下宽厚,少有与臣下急眼发怒的时候,看起来也总是笑意盈盈待人以宽,但这可并不代表这位皇帝陛下是好欺负的。
十四年前那场因为诡异天象引发的宫变,如今都还在群臣眼前历历在目。
整个皇城在那一夜尸横遍野,血流漂杵,可都是眼前这位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陛下的大手笔。
虽然有些事在群臣看来也确属无奈,但那个结果也是事实,谁要敢真的轻视这位稳坐堂堂三品帝国龙椅多年不挪窝的皇帝陛下,那就真是寿星爷上吊,嫌命长了。
大殿之内,一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一身明黄龙袍的中年皇帝,阴沉着脸坐在龙案背后,环视一圈群臣之后,冷冷道:“诸位不论文官武将,皆是饱读诗书的朝中肱骨,同殿议事各抒己见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今日议题,事关我承云亿万百姓和帝国江山社稷,尔等如此乱糟糟吵吵闹闹,话题也快要离题万里,甚至是扯到几十年前无关痛痒的鸡毛蒜皮上去了,难不成我承云帝国殿前朝臣的规矩门槛,都已经到了如此之低的地步了吗?”
坐在上首的皇帝声音不大,言辞也不算如何严厉,但是就只是那一刹那变脸的冷沉气势,几乎瞬间就让殿内重臣噤若寒蝉。
眼见这帮朝臣一个个缩着脖子低着头,除了齐齐告罪之外说不出来多一个字,皇帝就有些无奈地瞥了眼从一开始就老神在在站在最前面没有说话的几个老家伙。
眼见这帮老东西明明看到了自己的眼神示意,却又一个个极有默契地低眉垂眸开始装傻,皇帝陛下就更加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将目光看向那同样一言不发站在群臣之首的皇长子李琮。
“晋王,你可有良策?”
承云帝国皇长子李琮,目前还没有承袭太子之位,仍旧是正一品亲王的晋王爵位。
皇帝膝下一共育有两子一女,皆为皇后所出,长子李琮,次子李璟,长女李玉瑶。
长乐公主李玉瑶,正好排行第二,哥哥李琮,弟弟李璟。
晋王闻言也不怎么惊讶慌张,自家皇帝老子历来都是这么个习惯,遇事不决,长子背锅。
他堂堂的亲王之首,在朝堂之上被拉出来祭旗也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习惯得很,表情平静左移一步出朝列,揖手下拜从容回禀道:“启禀陛下,儿臣…”
就在李琮说出前半句话,后半句还在脑子里打转,没来得及出口这一刻,大殿之外长空之上,一声清雅平静的朗声传音直入殿中!
“承云皇室宗祠派个人出来,李某今日前来取回旧物,你们若不露面,就莫怪我不告自取了!”
下一刻,整个帝京骤然间钟声四起,城墙之上无数禁军羽林各司其职,敌袭报警之声响彻皇都!
紧接着,一座用以防御,保帝都平安的护城金光大阵,自帝京四角迅速升起,呼吸之间就将整个京城全部笼罩在内,防止外敌攻击伤及城中百姓。
城头上,一架架早就摆放就绪的弑神弩,被揭开那用以遮风挡雨的包裹油布之后,露出了无数寒光四射锋锐无匹的床弩枪头,玩弓如满月,数千床弩一齐对准那个好整以暇浮空站立在城外高空上的白衣身影。
负责守卫京都稳固的四门守将,全部都是九境天人以上的高阶武夫,城中各处紧要所在也不时有高阶练气士或者高阶神修相继现身,全城齐动,共御外敌!
三品帝国绝非易与,这种一人就敢单挑帝都的事情,可不是谁都敢做的,就这个里三层外三层的刺猬架势,一个不慎,瞬间就得被扎成马蜂窝!
但是那个提着一只精致酒壶的白衣文士,依旧是表情淡淡看着那个一瞬间如同刺猬的巨大城池,也不着急,就一边喝酒一边静等着有人出来答话。
如果过了心底的时限,就真如他之前所言,别怪他不告自取了。
……
晋王李琮突然被那一声高空之上的清淡声音打断话头,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
那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陛下此刻脸色沉凝,他并没有错过长子的那个挑眉表情,但他此刻更关注的是那个声音的来处!
堂堂三品帝国的心腹都城,被人家堵着家门叫阵,这可不是什么平常事,如果拿不回一个说法,承云皇室的脸面以后都可以放在地上随便踩了。
带着群臣走出大殿,皇帝李开元抬手遮在额前挡住耀眼的日光,眯眼打量着那个平静站立在城外高空上的白衣文士。
那白衣文士见人家三品帝国的皇帝陛下都被他给叫出来了,也有些意外,没想到连这皇一国之主都出来了,那帮趴在宗祠里的所谓柱国供奉们,竟然还在当乌龟…
真不知道是该说眼前这个皇帝太过平易近人,还是该说那所谓的柱国宗祠太过高卧云端,不把他这个白衣放在眼里也就算了,这是连这位明面上的国主都不当回事?
……
宫城后侧,立政殿。
李玉瑶今日拽着小师姐李竹一起来母后的寝宫玩。
那一声响彻整个长安城的叫门声响起的时候,两大一小三个绝色女子正坐在殿外荷塘边,喝茶的喝茶,喝酒的喝酒,赏花的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