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王旗花下一壶酒

关山月 第114章 有些道理讲不通(第2页)

姜蓉国的江湖不大,虽然一边是白云剑山,另一边是龙泉渡口,但夹在中间的姜蓉国只是个六品小国,见不到太高的高人,这样一汪浅水,也不会有人相信自己随便一出门,就遇上个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而这一国首富,连皇室那边平常也是要给几分面子的,已经很值钱了。

楚元宵听着那小厮说话一出口就语气如此之冲,摇了摇头有些古怪,“可是我这位朋友,好像并不愿意跟着诸位去喝花酒,不知道曲公子能否高抬贵手,放我们离开?”

曲鹤挑了挑眉,此刻已不仅是那女子愿不愿意喝酒的问题了,他更有了另外一种兴趣,“不愿意又有何难?若是一千两不够,一万两又如何?”

这一次,不光是青玉皱眉,就连余人都有些不太舒服了,眯眼看着那个一脸春风的富家公子,眼神之中更是已经开始泛起了寒光。

楚元宵有些无奈,“一万两的数目确实不小,曲公子也确实有钱,在下是了解到了的,只是这霸王硬上弓总不是个好事,同样的一笔钱都能买得下一座酒楼了,曲公子又何必非要与我们这些过路人为难呢?”

这个曲鹤也不知道是没走过江湖路,还是真的就是钱多了烧得脑子不清楚,竟然明晃晃在这里拿银子砸人,这让已经走了三洲之地的楚元宵难免有些心情复杂。

曲鹤笑着摇了摇头,有些叹惋道:“有些事你不懂,顺顺当当得来的东西,总没有拿高价砸出来的东西香,有时候钱太多了也是一种苦恼,在这姜蓉国,皇室第一,我曲氏第二,什么东西都能得来太顺手,本公子实在无聊,总是要找点乐子的。”

楚元宵缓缓点了点头,倒也没有强辩对方这话说得不对。

有些人的道理总让旁人听起来不顺耳,可在他们自己眼里,好像道理就真是这么个道理。

当初在盐官镇时,那个来自水岫湖的仙家子弟也曾有过一段高论,当时的少年人楚元宵不理解,但那位柯公子就觉得那是理所当然。

某一类人的道理大同小异,有人觉得对,也有人觉得不对,位置不一样,想法也就不一样,拿着自己的道理去硬套别人的道理,那叫不讲理,对谁都是。

“曲公子的道理对与不对,我确实不好评判,因为我也没机会像曲公子一样花钱如流水。”

楚元宵摇了摇头,“只是你想花钱砸人,我又认为我的朋友不该像货物一样被人买来卖去,道理讲不通,曲公子觉得该如何?”

曲鹤手中折扇往另一只手心一合,然后抬起手来打了个响指,身后那座酒楼中下一刻就跳出来两个真正的仙家修士,一左一右站在了他身后。

到此时,这位富家子弟才又笑了笑,“这道理讲不通,到最后当然就还是得看谁家的拳头更大,只不过本公子当然也知道两位是仙家中人,所以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我这两位仆从境界不高,也就是个区区六境而已,还请二位仙家指教。”

一听要打架,那些原本还围在外圈里看热闹的过路人立刻作鸟兽散,不过片刻,这条长街上就只剩了那曲氏一群人,和被他们围在中间的楚元宵三人。

那两个从酒楼上后跳下来的仙家修士,一个六境武夫,另一个是六境练气士,听到曲鹤那句话,各自踏前一步,面色冷凝看着对面被围的三人。

而那些本来还是狗腿帮闲的曲氏小厮,则一个个开始迅速后退,给四人接下来的打架交手腾地方。

曲鹤在让人围上这三人前,就曾特意问过身边那个六境练气士,确定了对面这两人修为都没有迈过第一个大分水岭,故而才敢如此光明正大,他当然也不是说想堵谁就堵谁,有些眼色该有还是要有的。

此刻对峙,两个六境对两个三境,高下立判,那个一双漂亮凤眼的女子,今晚就得被扔在他曲大公子的床上。

楚元宵跟余人两个到了此刻,各自微微拉住青玉的胳膊,将她推远了一些,然后二人分工明确,一人一个对上那两个六境。

在这一刻,楚元宵突然觉得有些好笑,他们这一路上每每要打架时,除了在紫荫河畔的那个已经成了河伯娘娘的女子狐妖,好像就从来没打过比自己境界低的,或是战力弱的。

以前在小镇时会偶尔听路先生说书,他总说那些江湖豪侠出门去,只要微微一抬手,对方就立刻成为了手下败将,当豪侠就该走到哪里都是老子天下第一。

少年也曾闲着无聊在老槐树下晒太阳时,偶尔幻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本事通天的江湖大侠,走到哪里都先是王霸之气一震,然后对面就开始抱头鼠窜,还要口口声声大喊几句“大侠饶命”!

可现在看来,果然那时候是被路先生给骗了,他这一道江湖路,除了借着各位飞天遁地来救场的大人物们的王霸气势狐假虎威,还真没自己有过几次王霸气…

对面那两个六境修士见对方没有要认输的意思,二人对视一眼之后,就毫不留情直接出手,过往这种事他们做得不要太多太顺手。

总有很多人最开始都不服气,也总觉得只要他们自己一番拼命后,就必会寻得一个逃出生天的机会,可往往到最后却又都是抱着两张银票,一脸心丧地夹着尾巴离开,从没有哪怕一个人,曾抢到过那个所谓的真正“生天”。

刚开始,他们虽然帮着身后那位曲公子做事,但那是为了一口饭吃没办法,心底里还是会希望那些人手段能高一些,能靠他们自己逃出去,可等到后来这样的事多了,他们也就习惯了,人各有命,与人无尤。

那个六境武夫眼神冷漠,抬拳就直接朝着那个背刀少年人一拳砸了过去,也懒得说什么话,不如早些打完了回去酒楼喝花酒,至于那个长相一般但有一双凤眼的女子会如何,与他无关。

楚元宵后撤一步,再次霸王举鼎。

当初在兴和洲春山渡口,他跟赵继成两个人打了半个月的架,目的就是互相借着对方的武道来夯实自身的修为,也是试探对方到了什么地步,好心里有个底。

当初的双方都没有下死手,但迟早有一天,两个人会有真正下手的时候。

先前在白云剑山,楚元宵独自一人登上那座剑山,虽然他最终未能成功登顶,也没能见到那个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东西,但那一场肩头扛着万钧之力的登梯而上,同样是在帮他锤炼那三境修为。

魏臣曾说楚元宵前三境都是混过来的,所以少年人有时候也在猜测,那个蒙眼年轻人之所以要让他登山,是不是也是因为他那句话?

人间铁匠打铁,总有千锤百炼一说,三十炼,五十炼,百炼,千炼…在某个界限之前,炼钢的次数越多,杂质自然越少,最后炼成的钢锭,材质就会越高,那些凡俗意义上的神兵利刃,大多都是这么来的。

不管如何,如今卡在三境巅峰,四境门槛之前难有寸进的楚元宵,经过了一遍遍捶打,又经过了一路上不断重复的走桩练拳,就总还是要试一试成效的。

第一拳交锋,差了三境的楚元宵毫无意外还是被砸退了出去,在地面上滑出去十丈有余才勉强止住身形,嘴角开始溢血。

那个六境武夫有些讶异地挑了挑眉,这个少年人好像哪里不太一样。

背刀少年单手拄地,几乎是半趴在地面上,压了压体内翻腾的气血之后,再次站了起来,一步步往前走去,路过青玉的时候还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替她宽心,然后继续朝那个六境武夫走去。

那武夫见少年如此,不由皱了皱眉,终于还是低声道:“小子,该低头时得低头,虽然我不知道你哪里古怪,但一身修为来之不易,不要为了区区一个女人自误!”

楚元宵不置可否,只是继续前行,在距离那武夫一丈左右的位置停下步伐,淡淡道:“我这个人没什么大本事,但就是觉得有几个朋友不容易,你觉得她是区区一个女人,我觉得她是我同行了一路的朋友,你我之间有些事,道理讲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