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王旗花下一壶酒
关山月 第126章 言语赐教(第3页)
说罢,老人还悄悄看了眼少年的表情,近乎“小心”般问道:“小友以为如何?”
楚元宵听懂了老人的保证,那个“郑紫桐不会再出现”的说法算是比较委婉,但其实就等于是将其禁足至终老,不能再出圈禁之地一步,这对于曾经张扬恣意的富家子弟而言,其实与杀了他没有多大的区别。
楚元宵回过头看了眼那个抱着孙子的梁姓老人,以及被青玉扶着,基本已缓过来的余人,道:“你们觉得呢?这个结果能不能接受?”
余人并无顾忌,看了眼对面做出保证的那个老武夫,又皱着眉想了想,最后坦言道:“如果事情确能如保证的一样,我没有意见,这总比杀一个人但风气不改要好。”
那个抱着自家孙子的梁老头有些犹豫,张了张嘴,但并未说话。
他跟楚元宵四人不一样,毕竟他们一家人都是在这东月国以及周边生活的平民百姓,有些话事关东月国皇室,无论说好还是说不好,都不是他这样一个老百姓可以说的,自己老了可以不顾忌什么,但他还有儿子儿媳,还有抱在怀里的小孙子,这些自家后辈可不能不顾及。
楚元宵沉默了一瞬,明白老人的顾虑,也没再多问,转过头看向郑开山,“前辈的处置,我们没有意见,但是晚辈有句话希望能得到前辈的保证。”
郑开山摆了摆手,先一步道:“小友放心,老夫行走江湖这么多年,事后报复这种事,从来不屑为之,我今日以自己的脸面为凭,把话撂在这里,若是以后有人因为今日之事,以任何形式无端报复这位老兄弟及其家小,那便是踩我郑开山的脸面!”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铿锵有力,不是随便的泛泛之言,就差以天道誓言共证了。
那个抱着孙子的梁老头终于微微松了一口气。
楚元宵认认真真看了眼对面老武夫的表情,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的样子。
郑开山在一瞬间都被气笑了,“怎么,小友难道还要老夫共证天道誓言不成?后辈子弟犯了错,我这个当老祖宗的,就在江湖朋友面前,连这点脸面都要不来了?”
楚元宵缓缓摇了摇头,认真道:“事关人命的大事,多小心都不算太小心。”
郑开山哈哈大笑,“好,老夫虽不常出门,但也算见过几个江湖人,但像小友这样的,确实不多见。”
说罢,老人干脆抬起双手,右手为刀直接划过左手,一道血线瞬间出现在左手掌心,老人连眉头都不皱一下,直接以掌心血为墨,右手双指沾墨,在空中写下一个“誓”字,而后重新将刚才的保证说了一遍,并在最后加了一句,“今日之誓,天道共证之,如有违反,天诛地灭!”
在场有修为在身的,都能从冥冥中听到一句回应,只有一个字“准!”
楚元宵是正儿八经第一回见到发天道誓言的,当初在盐官镇时,春分夜大战之后,楚元宵从重伤中醒来,听到老猴子复盘时有说过,亚圣曾要与那魔尊剑灵摩羯共证天道誓言,让他百年之内不得踏足九洲,结果那摩羯不愿意,反而导致魔尊剑身最后被亚圣押了下来,那件事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从那魔尊剑灵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天道誓言的威力何等庞然。
此刻这老武夫郑开山为了一个保证,竟毫不犹豫直接以天道誓言为证,还得到了一个天道回应,这就足以说明很多事了。
江湖人尤其是很多练气士,总爱说武夫粗鄙,五大三粗没脑子一类的嘲讽言辞,但有些武人一旦认真起来,其实是很可敬的。
既然对方愿意投之以桃,楚元宵自然也愿意报之以李,再次恭恭敬敬朝着这位差点打起来的老武夫抱拳行礼,“晚辈谢过前辈高义。”
不怪少年太小心,这一路上勾心斗角的事情见得太多,有些事当真马虎不得。
一座堂堂皇室,真要是心怀怨怼去报复一个普通百姓之家,能想的办法就太多了,有些人随随便便就能扣几十个看起来合情又合理的帽子过去,朝堂律法,事在人为,官字两张口,怎么说怎么是。
有些人心一眼可见,有些人心,经不起推敲。
高位之人随随便便一句话,砸在人间百姓头顶上,就会是一场扬风搅雪,天塌地陷的灭顶之灾。
若此事只是楚元宵一个人,他其实可以不在乎,也不需要有什么担忧,因为他背后跟着一大堆或正或反的大神仙,狐假虎威也好,狗仗人势也罢,总还是能想一想办法的,可放在那个抱着孩子的梁老头一家人身上,只要稍微一个疏忽就可能是他们一家人的灭门惨祸。
双方到了此刻,终于算是前嫌尽释,握手言和了,老武夫郑开山也没打算直接闪身走人,更没有要去管被丢在后面的后辈子弟郑紫桐的意思,干脆直接混进人群中,开始与楚元宵一行一起去往前方的东月国北境边关。
此地已然陆续开始出现南北两国互相防范的边军斥候,也是直到这一刻,楚元宵才终于发现,这个从最开始奔着寻衅而来,到最后却化敌为友的武夫老前辈,堂堂东月国的镇国定海针,竟然跟许许多多的边军斥候都认识。
那些马上来往的边军行伍,有些人见到这个老人,竟然连马都不下,只是一脸高兴坐在马上,举着马鞭与老人打招呼,“老郑,这又是偷溜着去什么地方了?也不怕被将军发现,打你个老东西的军棍!”
郑开山每当此时就都会笑哈哈骂回去一句,“你个兔崽子要是敢打老子的小报告,等老子从挨军棍的板凳上下来,一定掏了你个兔崽子的鸟窝!”
双方嘻嘻哈哈,全无身份地位的恭敬与忌惮。
面对楚元宵有些疑惑的表情,郑开山看了眼那远去的斥候,压低声音小声道:“一个在边军混了很多年的老军户,得了大将军赏识可以不常驻军营,只要偶尔去上番点个卯就成,看着很奇怪?”
楚元宵嘴角微微抽了抽,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一个将后辈养成混账纨绔子的老祖宗,转过头又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混饭吃的边军斥候的军户老大哥,还荤话连篇,荤素不忌,嘻嘻哈哈…
不奇怪,你可真是一点都不奇怪。
……
楚元宵听懂了老人的保证,那个“郑紫桐不会再出现”的说法算是比较委婉,但其实就等于是将其禁足至终老,不能再出圈禁之地一步,这对于曾经张扬恣意的富家子弟而言,其实与杀了他没有多大的区别。
楚元宵回过头看了眼那个抱着孙子的梁姓老人,以及被青玉扶着,基本已缓过来的余人,道:“你们觉得呢?这个结果能不能接受?”
余人并无顾忌,看了眼对面做出保证的那个老武夫,又皱着眉想了想,最后坦言道:“如果事情确能如保证的一样,我没有意见,这总比杀一个人但风气不改要好。”
那个抱着自家孙子的梁老头有些犹豫,张了张嘴,但并未说话。
他跟楚元宵四人不一样,毕竟他们一家人都是在这东月国以及周边生活的平民百姓,有些话事关东月国皇室,无论说好还是说不好,都不是他这样一个老百姓可以说的,自己老了可以不顾忌什么,但他还有儿子儿媳,还有抱在怀里的小孙子,这些自家后辈可不能不顾及。
楚元宵沉默了一瞬,明白老人的顾虑,也没再多问,转过头看向郑开山,“前辈的处置,我们没有意见,但是晚辈有句话希望能得到前辈的保证。”
郑开山摆了摆手,先一步道:“小友放心,老夫行走江湖这么多年,事后报复这种事,从来不屑为之,我今日以自己的脸面为凭,把话撂在这里,若是以后有人因为今日之事,以任何形式无端报复这位老兄弟及其家小,那便是踩我郑开山的脸面!”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铿锵有力,不是随便的泛泛之言,就差以天道誓言共证了。
那个抱着孙子的梁老头终于微微松了一口气。
楚元宵认认真真看了眼对面老武夫的表情,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的样子。
郑开山在一瞬间都被气笑了,“怎么,小友难道还要老夫共证天道誓言不成?后辈子弟犯了错,我这个当老祖宗的,就在江湖朋友面前,连这点脸面都要不来了?”
楚元宵缓缓摇了摇头,认真道:“事关人命的大事,多小心都不算太小心。”
郑开山哈哈大笑,“好,老夫虽不常出门,但也算见过几个江湖人,但像小友这样的,确实不多见。”
说罢,老人干脆抬起双手,右手为刀直接划过左手,一道血线瞬间出现在左手掌心,老人连眉头都不皱一下,直接以掌心血为墨,右手双指沾墨,在空中写下一个“誓”字,而后重新将刚才的保证说了一遍,并在最后加了一句,“今日之誓,天道共证之,如有违反,天诛地灭!”
在场有修为在身的,都能从冥冥中听到一句回应,只有一个字“准!”
楚元宵是正儿八经第一回见到发天道誓言的,当初在盐官镇时,春分夜大战之后,楚元宵从重伤中醒来,听到老猴子复盘时有说过,亚圣曾要与那魔尊剑灵摩羯共证天道誓言,让他百年之内不得踏足九洲,结果那摩羯不愿意,反而导致魔尊剑身最后被亚圣押了下来,那件事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从那魔尊剑灵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天道誓言的威力何等庞然。
此刻这老武夫郑开山为了一个保证,竟毫不犹豫直接以天道誓言为证,还得到了一个天道回应,这就足以说明很多事了。
江湖人尤其是很多练气士,总爱说武夫粗鄙,五大三粗没脑子一类的嘲讽言辞,但有些武人一旦认真起来,其实是很可敬的。
既然对方愿意投之以桃,楚元宵自然也愿意报之以李,再次恭恭敬敬朝着这位差点打起来的老武夫抱拳行礼,“晚辈谢过前辈高义。”
不怪少年太小心,这一路上勾心斗角的事情见得太多,有些事当真马虎不得。
一座堂堂皇室,真要是心怀怨怼去报复一个普通百姓之家,能想的办法就太多了,有些人随随便便就能扣几十个看起来合情又合理的帽子过去,朝堂律法,事在人为,官字两张口,怎么说怎么是。
有些人心一眼可见,有些人心,经不起推敲。
高位之人随随便便一句话,砸在人间百姓头顶上,就会是一场扬风搅雪,天塌地陷的灭顶之灾。
若此事只是楚元宵一个人,他其实可以不在乎,也不需要有什么担忧,因为他背后跟着一大堆或正或反的大神仙,狐假虎威也好,狗仗人势也罢,总还是能想一想办法的,可放在那个抱着孩子的梁老头一家人身上,只要稍微一个疏忽就可能是他们一家人的灭门惨祸。
双方到了此刻,终于算是前嫌尽释,握手言和了,老武夫郑开山也没打算直接闪身走人,更没有要去管被丢在后面的后辈子弟郑紫桐的意思,干脆直接混进人群中,开始与楚元宵一行一起去往前方的东月国北境边关。
此地已然陆续开始出现南北两国互相防范的边军斥候,也是直到这一刻,楚元宵才终于发现,这个从最开始奔着寻衅而来,到最后却化敌为友的武夫老前辈,堂堂东月国的镇国定海针,竟然跟许许多多的边军斥候都认识。
那些马上来往的边军行伍,有些人见到这个老人,竟然连马都不下,只是一脸高兴坐在马上,举着马鞭与老人打招呼,“老郑,这又是偷溜着去什么地方了?也不怕被将军发现,打你个老东西的军棍!”
郑开山每当此时就都会笑哈哈骂回去一句,“你个兔崽子要是敢打老子的小报告,等老子从挨军棍的板凳上下来,一定掏了你个兔崽子的鸟窝!”
双方嘻嘻哈哈,全无身份地位的恭敬与忌惮。
面对楚元宵有些疑惑的表情,郑开山看了眼那远去的斥候,压低声音小声道:“一个在边军混了很多年的老军户,得了大将军赏识可以不常驻军营,只要偶尔去上番点个卯就成,看着很奇怪?”
楚元宵嘴角微微抽了抽,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一个将后辈养成混账纨绔子的老祖宗,转过头又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混饭吃的边军斥候的军户老大哥,还荤话连篇,荤素不忌,嘻嘻哈哈…
不奇怪,你可真是一点都不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