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422烧饼(第2页)

 唐植桐得了讯,四天,也就是从今儿开始


,一直到下个星期二,自己星期三返校即可,能好好在家躺上两天了。

 唐植桐在煤场的这半个来小时,已经有附近居民陆陆续续前来买煤。

 为了不影响同学们上工,唐植桐告别魏之桢和同班同学,骑上自行车去往北图,得告诉小王同学一声,自己今儿不上课,下午不会过来接她,省的她空等。

 跟小王同学打好招呼,唐植桐又薅了一车木柴回家,准备做烧饼。

 中华饮食文明源远流长,菜系多,面食的做法也多种多样,各地均有自己的特色。

 唐植桐虽然没有统计过烧饼的种类,但盲猜一下,保守估计绝对不低于100种,因为自己老家那片,能数的上来的就有二三十种。

 在这二三十种中,眼下最有名的应该是周村烧饼。

 周村烧饼拥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

 入口一嚼即碎,满口芝麻香中带有甜味,若失手落地,则会摔成碎片,俗称“山东瓜拉叶子烧饼”。

 眼下芝麻和糖产量都有限,所以周村烧饼妥妥的属于好东西。

 之所以说眼下最有名,是因为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周村烧饼作为献礼敬献过,还收到了感谢函。

 齐鲁大地也有其他不少地域特色的烧饼,在周村烧饼面前并不逊色,只是因为保质期、口感等原因,更适合趁热吃罢了。

 按照当地的语言习惯,唐植桐爷爷做的面食不能叫烧饼,而应该叫“火烧”。

 烧饼和火烧是有区别的,烧饼只烤一面且一般带有芝麻,火烧烤两面且一般有馅或瓤。

 后来两者慢慢的就没有那么大差别,混着叫的情况挺多。

 在众多的火烧中,潍坊肉火烧、博山肉火烧、莱芜油酥火烧名气稍微大一些。

 潍坊火烧中,最知名的是老潍县肉火烧,也叫城隍庙肉火烧,皮酥馅嫩、香而不腻。

 配上当地特色的活乐,趁热吃,别有一番滋味。

 比起潍坊肉火烧来,唐植桐更喜欢吃博山的肉火烧,因为烤单面,带有芝麻的缘故,也叫博山肉烧饼。

 博山肉烧饼以焦庄烧饼为代表的,皮薄酥脆、外面一层芝麻,馅儿是纯肉和葱,使用传统的焦炭炉子烤制,烤熟后出炉时香气能散发很远。

 刚烤出来的烧饼配上一碗热乎乎的糁汤,那滋味甭提有多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