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

第一三四二章 反击方向(第2页)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国家根本的深刻认知。

 “澳洲大岛我们以后会逐步加强管理,或许最后会像次大陆一样,由华族直辖一些关键港口,确保它始终保留在我们的经济圈内部。这座大岛的主要价值在于,它能够为本土提供廉价的粮食和畜牧资源,满足华族百姓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食物,永远都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只有食物充足,人类才会安心繁衍后代,社会才能稳定发展。澳洲大岛在保障华族食物供应方面,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就像是华族的一个大粮仓和畜牧场,为华族的繁荣发展提供着坚实的物质保障。

 在接下来的航行中,董良和苏达继续深入探讨着华族的未来发展。他们从军事战略谈到文化传播,从经济建设谈到社会治理。董良详细阐述了他对本土核心区发展的规划,强调要将本土打造成为华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力量发展高端产业和科技创新,提高华族在世界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待开发区,董良认为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吸引人口向这些地区流动。通过修建铁路、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改善当地的

交通条件,加强与本土核心区的联系。

 同时,鼓励企业在待开发区投资兴业,发展制造业、农业等产业,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配套,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华族的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在文化传播方面,董良提出要以华族文化为核心,向藩属区和世界其他地区进行传播。通过建立学校、图书馆、文化交流中心等机构,推广华族的语言、文字、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让更多的人了解华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华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他相信,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文化的传播,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华族的和平崛起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复兴号”缓缓驶向目的地,董良和苏达的讨论仍在继续。他们的每一个观点、每一个构想,都如同星星之火,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点燃华族发展的燎原之势。

 而南美洲即将爆发的大战,虽然此刻还未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但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这场战争或许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影响着华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走向。

 但无论未来的道路如何曲折,董良所描绘的华族蓝图,都将成为华族人民前进的指引,激励着他们为实现华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每一个设想的背后,实际上都是无数的人在为之努力。

 在北境的东部,华族人的防线沿着剑河西侧部署。

 向西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到处都是冒密的针叶林,那里有很多沙俄人经营上百年的据点。

 这里没有什么正式的道路,因此要拿下

 这里没有道路,大军无法行进,华族在这里的主要作战力量是驯鹿突击队。

 这支突击队先前被一分为二,其中一支由卞国臣带领前方北美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