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六章 废墟之上(第2页)
等到炮击结束之后,硝烟还未完全散去,沙俄人再次派出工兵。一根断裂成两节的粗壮圆木后方,观察手小何,正小心翼翼地透过一个狭小的缝隙,观察着敌人的动向。他的眼神专注而又紧张,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王哥,三点钟方向,一个五人工兵小组。”小何压低声音,通过对讲机向搭档王哥报告。
王哥,是四连的一名神枪手,他和小何原本不是一个连队,这次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但在战火的洗礼下,他们配合得非常默契。
“我知道了,小何,你先转移,找个安全的地方。”王哥的声音沉稳而冷静,他的手中紧握着一把加装了瞄准镜的狙击枪,枪体上用黝黑的绷带缠着,这样既可以减少反光,避免暴露自己的位置,又可以让抓握更稳。
小何非常识趣地先转移,这是王哥的习惯。据说王哥之前的那个搭档,就是因为转移太慢,被敌人的炮弹炸死。狙击手身上就一把枪,子弹、水壶和干粮都放在观察手身上。观察手转移的时候,还要小心不能碰坏望远镜,因此通常要慢一些。所以王哥在得到通报的坐标之后,都会让观察手先转移,他自己则留下来,独自面对敌人。
“砰砰砰……”王哥在三十几秒的时间内,就连续射出了五发子弹,每一发都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精准地命中一个敌人。那五个工兵,还没来得及完成排雷任务,就纷纷倒在了血泊之中。
远处的俄军前沿指挥所中,一名留着八字胡的俄军军官,原本正通过望远镜观察着战场局势,看到这一幕,他愤怒地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狠狠地咒骂道:“该死的,他们这是在拖延时间。”
他心里明白,照这样的打法,护卫军又能够拖延不少时间,给他们的进攻造成极大的阻碍。骂归骂,可办法还是要想,他皱着眉头,在指挥所里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
护卫军这边,温宝亮在警卫的保护下,小心翼翼地钻出掩体。他站在要塞内,目光缓缓地向四周的残垣断壁看去,心中一阵感慨。这座要塞,边长大概有三四百米,原本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小镇。内部有一纵一横,呈十字交叉的街道。街道两边,是一座座俄式尖顶木质建筑,充满了异域风情。
城中心,有一座尖顶教堂,庄严肃穆,边上还有一座两层石头砌造的市政厅,彰显着小镇的繁华。
可是现在,这一切都已不复存在,只能看到模糊的地基以及大量的建筑垃圾。城镇就像是被十级大地震给震过几次一般,满目疮痍,惨不忍睹。这绝对是他打过的最惨烈的仗,每一处废墟,都见证着战士们的英勇与牺牲,每一片焦土,都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沿着城镇入口的纵向阵地要尽快修好,现在多流汗,战斗的时候就能够少流血。三团主导的这场空城计不错,用地雷让敌人不敢大举进攻,然后用狙击手杀伤对方有生力量。”温宝亮对身边的人指示道。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给疲惫的战士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就在这时,城外响起一连串的爆炸声。狙击手王哥看得非常清楚,敌人赶来了一群牲口,这其中有沙俄人用来拖拽大车、火炮的驮马,有他们用作为口粮的公牛。这些牲口被士兵们驱赶着冲向雷场。那
些牲口,不明所以,在士兵的吆喝声和皮鞭的抽打下,惊慌地向前奔跑。紧接着,护卫军辛苦埋设的地雷就被这些牲口给引爆。一声声巨响,如同大地的怒吼,硝烟弥漫,尘土飞扬。
沙俄军队跟在后面,趁着硝烟弥漫,迅速冲到了废墟一般的城墙下。狙击小组被迫撤回城内的掩体中,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激烈和残酷。
马卡洛夫中将,站在远处的高地上,看着远处城墙上竖起的沙俄旗帜,眼神中的凝重终于放松了几分。“赶紧给加斯福尔德总督送消息,就说我们已经攻破白亚尔城。”马卡洛夫中将对通讯官吩咐道。
战斗进行了两个多月,马卡洛夫中将作为这支军队的指挥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此小的一座要塞,他们却损失了上万名士兵,到现在才摸到城头上。这让他的心中感到羞愧难耐,他深知,这场胜利,来得太过艰难,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