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伤怀怨檀郎
神京,荣国府,荣庆堂。
紫鹃过了堂前垂花门,绕过风雨游廊,去了荣庆堂后找鸳鸯。
自己姑娘也不知怎么的,突然心血来潮,想给三爷做双秋鞋。
只是姑娘和三爷是表亲,多少有些嫌疑,不便自己动手,还是要自己这个丫鬟代劳。
所以紫鹃和鸳鸯要个好看的鞋面式样,她可是知道鸳鸯是给三爷做过鞋的。
刚进了后堂,就见到鸳鸯扶着老太太进前堂,似乎要去待客。
鸳鸯对紫鹃点头示意,她便在后堂先等着,等鸳鸯得空出来,再和她说事情。
她可是满心要把娘家侄孙女湘云许给贾琮,自然不会让贾琮去和甄家联姻。
黛玉拿着那份书信,正想的有些出神,却见紫鹃进了书房,神色似乎有些古怪。
这所院子和贾琮的主院,只是隔了条水榭,两座假山,只要走上百步就能到达。
但这次在金陵他意外遇到张友朋,等到金陵差事办完,他会请张友朋和他同下扬州,给林如海诊病。
于是说道:“金陵甄家给宫中老太妃的写信,提到三爷和甄家三姑娘,想让老太妃从中撮合,宫中予以赐婚。”
我听了这消息就留意,在堂上多呆了一会儿,我看老太太的脸色很不好,谁都看出老太太不愿意这事。”
家中姊妹们可以把这些事情,当做闺阁中的热闹和笑谈。
当日贾琮接迎春入住伯爵府,让姊妹们也在府中挑选喜爱的地方,时常可以过来盘桓。
如今因贾琮在金陵对甄家有所施惠,竟让这位老太妃纡尊降贵,送来名茶以为致谢。
脸儿如莹雪含胭,妙目似秋水盈波,这一年身体开始抽条,愈发显得窈窕婀娜,娇若扶柳,韵致动人。
紫鹃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史家二老爷经常入宫面圣,他在宫中听到消息。
黛玉心思敏锐,听到甄老太妃收到金陵家信,心中一跳,突然有种不好的感觉。
这次他下金陵没多久,竟然就被金陵甄家人相中,老远的来信想要贾家议亲。
主要是这位甄老太妃,辈分太高,身份太过特殊。
李氏见了自己姑太太脸色难看,自然是极不乐意这桩亲事,心中一松,便又说了一堆话出来……。
金陵甄家的三姑娘,不是就听说和三哥哥合得来,八成是三哥习惯成自然,哄了人家姑娘对他长了心思。
当一个人心里有了真正安稳的寄托,思绪行止都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荣庆后堂内,紫鹃有些无聊,正等着鸳鸯得空了回来,给她拿想要的鞋面式样。
黛玉在荣国府中的住处,是贾母亲自布置,精致豪雅,甚至比三春姊妹还要好上一筹。
黛玉随着年岁渐长,情窦初开,却根本无法坦然视之。
这两年随着贾琮年纪渐长,愈发人物出众,一些事情开始闹得多了起来。
院子入门有曲折游廊,台阶下是石子铺设的小道,院子中有二三处房舍,一座精美修挺的二层绣楼。
所以他在江南遇到张友朋,便特地千里之外传书告诉自己,是想让自己放心。
紫鹃见了黛玉的神情,暗自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自家姑娘虽然年岁还小,但这几年一腔心思都在三爷身上。
不过四年前宝玉在她房里摔了玉,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事情都变得不一样。
黛玉住的院子,说是黛玉自己找的,其实是贾琮帮她精心挑选。
紫鹃刚才看了黛玉的样子,着实有些害怕。
有时贾琮的行为,也让黛玉有些费解,不知他是怎么做到事无巨细,一事一物都如此懂得自己的喜好。
这两年她照着贾琮教的养身法子,每日都保持摸高、散步、踢毽子等运动,对身体很有成效。
……
贾母突然明白过来,昨天这位老太妃,为何会一反常态,对自己突然表现出善意,原来是应在这件事上。
黛玉心中明白,三哥哥深知父亲的病体,是自己最担忧之事。
以至于自己的侄媳妇忠靖侯李氏到访,贾母依旧满脸笑容,心情显得格外畅快。
虽然因贾琮生母杜锦娘的原故,贾母和这个孙子从小不亲。
紫鹃说道:“史家老太太还给老太太出了主意,说在公候老亲中给三爷早些定一门亲事,省得被人惦记,让三爷吃了亏。”
三哥哥如此会哄女儿家,只对家中姊妹倒也罢了,如果拿这手段去哄外头的姑娘,那可就真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