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
第六百七十九章 堪问当年事(第3页)
宝玉虽痛心她自蹈淤泥,但如今她这等身份,宝玉已不敢招惹牵扯。
这些年出了不少事情,宝玉也都是听说的,贾琮人物风貌出众,但心胸似乎不太宽大。
比如那年用刀子削了义表哥的头发,还吓得他失禁,据说至今都不便利。
还有那年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打断了王善宝家的双腿。
总之,贾琮这人白长了出众的样貌风仪,其实内里有些凶顽,让宝玉觉得有些粗粝俗气。
所以,自己要在这上面有错漏,只怕他不会顾一家子体面,必定要将自己赶出西府。
到了那个时候,他颜面扫地不说,只怕再也见不到家中姊妹,岂不痛心疾首之事。
而且,老爷要是知道此事,不但不会怜惜自己,多半觉得丢了他的脸面,定会一气把自己打死。
宝玉权衡其中厉害,虽然心中悲愤欲绝,满腔清白脱俗无处宣泄,但他骨子里是个识时务的俊杰好汉。
所以,为了能在西府踏实呆着,只好忍辱负重,从此都不去凤姐院。
只能忍痛视而不见,感叹世道艰涩不公,让那些钟灵毓秀,由着被贾琮牵扯糟蹋。
……
如今西府之中,他唯一能去的地方,也是喜欢去的地方,唯有梨香院。
因那里有位貌如仙子的宝姐姐,温柔宽容,从来不会给人脸色看,宝玉觉得现如今真是难得……
只是宝玉心里清楚,每次他见到宝姐姐,她对自己都淡淡的,没什么话好说,难道是彼此大了的缘故?
但他上次去看宝姐姐,见她正在专心临帖,不知什么时候,竟变得和三妹妹一样。
宝玉记得宝钗房里一贯清简,却挂了不少字画,其中一幅还是贾琮写的劳什子满江红。
宝玉虽不喜科举正书,但对自己的灵性才情,还颇有些自信,对个对子,编首韵诗,挺轻车熟路的。
他觉得姑娘家都是金贵的,总要多些奉迎体贴,既宝姐姐喜欢写字,自己不妨迁就一二,彼此也有了话题。
宝玉想到这些,心中有些得意,正看到秋文在屋里收拾衣物。
说道:“秋纹,去收拾我的纸笔来,我要写字。”
秋纹笑道:“二爷今日倒有兴致,好久没见你写字了。”
说着便从书架上取了纸笔,泡开毛笔,点水磨墨,铺开宣纸。
宝玉拿了那毛笔,又看了那宣纸,邹眉说道:“这笔用了许久,也该换换,这生宣太粗粝,哪能用来写字。
不是每月能领两支上等湖州紫毫,还有四刀上等银纹雪浪纸,有好的纸笔不用,拿这些次等的东西。”
秋纹有些不服气,说道:“二爷平日不管琐事,是不知道如今家里行情。
二奶奶总说府上少了爵产,比往年缺了许多进项,不能像以往奢靡,要什么开源节流。
上回裁撤了二爷的丫鬟小厮,还是觉得不够,这院里能减的进项,可都被人盯上了。
东府的那个五儿,还有二奶奶身边的平儿,她们三天两日核对账目,但凡觉得不该的用度,都变着法的削减。
二爷原该有的每月两支上等湖州紫毫、四刀雪浪纸、一块宋徽斋泥金香墨,都被她们裁撤掉了。
光这一项用度,每月就刮走二爷七两银子,一年就是八十多两,她们的心可真黑!”
……
宝玉听了秋纹的话,心中气愤。
语气沉痛说道:“荒唐!愚蠢!读书写字,清雅之事,怎可这等抠搜吝啬,有辱斯文!
她们两个本都是清俊女儿,如今怎么堕落成这样,竟干这些锱铢必较事,当真俗不可耐!”
秋纹听了宝玉这话,心中不免得意。
自从五儿到了西府管家,秋纹见了妒忌羡慕,心中愈发瞧她不顺眼。
她想自己早做上宝玉的大丫鬟,那时五儿还在厨房打杂,从小病病歪歪的毛丫头,府上连正经差事都轮不上。
可这才过去几年,这病丫头居然修炼成精,成了两府数得着的执事大丫鬟,堂而皇之在西府当起家。
她还做了琮三爷屋里的女人,琮三爷长得那等模样,一身官爵名望,还成了翰林学士,这病丫头有这么大福气吗!
秋纹一想到这窝囊事,心里就像火烧火燎,东府三爷即便府上遇见,可是正眼都不瞧自己的……
西府那群不要脸面的丫鬟婆子,整日跟着她的后头,一口一声柳大姑娘,听得秋纹实在恶心。
她想爬宝玉的床铺,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只以前有个袭人,如今又多个彩云,让秋纹壮志难酬……
所以她心思都放在宝玉身上,也好找些机缘由头,自然清楚二爷老往二奶奶院里跑,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如今秋纹拿话编排出不是,勾起宝玉嫌弃气愤,败了他的念头,心中很是得意。
说道:“二爷说的极是,有些人就长了一张好皮,心里龌龊得很,看二爷好性子,就这样欺负到头上了。”
秋纹话音刚落,门口响起爽利声音:“你就住嘴吧,说这些话招惹二爷,传出话头,左右吃亏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