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福孽皆自招(第2页)

各处闲置的产业,也都已变卖折银,各处要紧的物件,上回海船出港之前,都已分批零星装船。

家中各处事宜,也都按姑娘的意思办妥,即便甄家真的遭了祸事,二老爷留下的家业,至少保住十之七八……

另外前段时间,大太太让人到铺子上支银子,因是从大房份例上支取,我当家的不好完全阻拦,以免让大太太起疑。

但是找了各种由头,大太太并没有提走多少银子。”

甄芳青微微苦笑:“大太太到现在没搞清楚,甄家只要出事,大房不管提走多少银子,都是留不住一两的。”

刘显家的又说道:“姑娘让我当家的设法接二太太出城,车马预备和相关人手,都已准备妥当。

姑娘意思都已告知二太太,并让二太太先守住口风。

只是二太太说事情真这等凶险,是否把老太太一起接走,而且大老爷和大太太,是否就不管了……”

甄芳青有些苦笑,说道:“我娘倒是好心,不是我不孝,不管老太太的死活。

我娘以前每隔一两年,就回惠州娘家小住,常来常往,即便离开金陵,也不会太引人注目。

我是担心她一向多病,经不起折腾惊吓,才想让她早些脱离是非之地。

况且,锦衣卫关注的是大房之人,二房的孤女寡妇,在他们眼中无关大局。

但老太太却不同的,老太太年高位尊,她姊妹兄弟,都已经亡故,她已快四十年没离开金陵。

这会子突然要离开金陵,能说出什么由头,只怕一动身,很快就会让锦衣卫起疑,到时候一个都走不了。

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即便甄家出事,朝廷不会祸及古稀之人,以免有妨圣听,这几日我会另想办法安置。

至于大老爷和大太太,因为三哥的缘故,大房已成众矢之的,他们能走到哪里去?

事发甄家只是治罪,三哥已死,其余人并不是死罪。

他们如现在想走脱,人家本找不到由头,如此反而给朝廷以口实,到时只怕甄家一个都活不了!”

甄芳青思索片刻,说道:“大娘,还要你再辛苦一趟,今日就返回金陵。

我娘还不知道其中厉害,你亲自进内院,把这些意思和我娘说清楚,让她尽快动身。

你回府如遇上家里人,就说是提前离京报讯,我是随后出京,还在路上,免得节外生枝。

这些都是无奈之举,只有这样做,才能让甄家遭的罪,尽可能少些,只要都保住性命,才能来日方长……”

……

刘显家的连忙答应,突然又想起一事,说道:“姑娘,我离开金陵时,我们当家还说了一件要紧事。

他说大太太前些日子,整日归置大房细软,装了十几箱子财货,还去了两趟金陵王家大房。

我们当家的听到风声,便留了心思,让二房的管事丫鬟在内院打听,这才得知消息。

大太太要将大房的财货,远送到神京贾家暂存,省的将来出事,都散了出去。

后来大太太娘家弟弟,来了好几趟府上,每次带走几个箱子。

昨日她那兄弟带了大房几个奴才,已上了北上的商船。”

甄芳青一听这话,脸色愈发苍白,紧咬樱唇,眼神中渐渐透出愤怒。

说道:“大太太运箱子之前,特意去金陵王家大房走动,我大概能猜出其中缘故。

金陵王家大房长女,学名王熙凤,性子泼辣厉害,嫁入荣国府大房。

她可是玉章的长嫂,帮玉章掌管荣国府,大太太必定想越过玉章,走他嫂子的门路,收藏这些箱子。

大房已败了甄家,难道还嫌不够,难道连贾家都要拉下水吗,怎么能做这种蠢事!”

刘显家的说道:“姑娘,那些箱子昨天就运出了金陵,如今想拦是拦不住了。”

甄芳青若有所思,说道:“大太太的兄弟虽分了几次,将这些箱子带出甄府,看似小心谨慎,不引人瞩目。

但还是被显叔察觉到,可见这种事很难瞒过有心人。

王彰江这么精明的人物,定会在甄府周围布下眼线,会对此事就一无所知?

只怕是很难的,或许他只想欲擒故纵……

我担心玉章的嫂子受人蛊惑,真的接下这些箱子,那就要给玉章肇祸了。”

甄芳青略作思索,走到书案前执笔写信,等到写好装入信封,又仔细糊好封口。

她对刘显家的说道:“大娘让王海把这份信快马送给玉章,王海来往几次神京,熟悉路径。

让他务必日夜兼程,希望能赶在那些箱子之前,让玉章看到这份书信。

即便真的赶不及,也要让玉章看到这份信,他会心里有数,以便应对……”

……

伯爵府,贾琮院。

天色刚刚微亮,房里西洋座钟未到卯时,整个院子便苏醒过来,姑娘丫鬟开始来回走动。

贾琮的正房之中,除了值夜的英莲帮他梳头,晴雯、五儿等人送水拿衣,裙裾带风,进出房间。

贾琮读书应考之时,每日起早贪黑苦读,这样情形倒是经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