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地位变化(第2页)

 婚事的准备,得到了王家的积极响应,一贯懒散的贾赦,在婚事准备期间热情高涨。

 所以,承辉帝会惊讶,进而欣赏贾琏。

 说特质一点都没错,绝大多数人活一辈子,到老了依旧稀里糊涂。

 承辉帝……。也许,这样的话只有从贾琏这里才能听的到。

 脸上有光的差事,贾赦自然是愿意去做的,所以贾敏的一干安排,贾赦毫无抗拒之心。真就是让做啥,他就去做啥,做好一个为儿子准备婚事的父亲。当然了,从中捞点好处的事情,贾赦自然是不会耽误的。

 承辉帝毫不掩饰脸上的惊讶,脱口问道:“怎么会选择先去工部呢?”

 贾赦的情绪很快就变得稳定了下来,毕竟贾琏的眼神温度不高。

 “贾舍人,陛下召见。”裘世安一本正经的宣召,嗯,【观政舍人】这个职位是贾琏独享的,大周朝仅此一个,再无分号。以后有没有不知道,反正现在就一个。

 截止目前,两江官员以及士绅,对此并无积极反应,孙化贞例行公事的上奏折,表示通报一下内阁。言下之意,今年的夏税,户部还是别惦记了。

 今天是最后一天,贾琏在处理奏折的时候,看到了来自孙化贞的奏折。

 被关了一個下午的小黑屋,贾琏写出三千字左右的评论,承辉帝看完后,让人送给李亨。

 跟一个小屁孩计较没啥意思,也没有教育他的意思。

 书房内只有裘世安一个内侍在伺候着,承辉帝等贾琏见礼后,没提奏折的事情,而是先问一句:“一个月期满了,下一轮观政,你想去哪?”

 “回陛下,可以的话,微臣想先去工部观政!”

 离开上书房,贾琏的【观政舍人】历史画上了句号。

 “竖子,为何一言不发?”贾赦又端了起来,贾琏这才笑了笑:“我还是习惯父亲这个样子,王家人态度的变化,想必父亲体会最深。”

 承辉帝不认为贾琏在装,是真的想去先去工部观政,哪怕给人留下一个印象也无所谓。

 只要不耽误事情,贾母也是睁一眼闭一眼,贾敏更是什么都没看见,只是交代赖大一句,响应的采办,不可出差错,出了问题谁倒霉心里要有数。

 本次内阁会议中派遣使团的消息,次日便出现在《京师民生报》上,第一手消息带来的是巨大的销量,并很快在京师引起热议。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有些文人叫嚣着要复古,要三代之治。

 说到这里的贾琏停下了,承辉帝沉默了一会才道:“你的心思,朕知道了!”

 还有的人要在现代社会恢复乡贤,你tm的怎么不恢复门阀和九品中正制?

 六部之间是有歧视链的,最顶端的是礼部,最底层的是工部。大周朝至今百年,唯一的从工部尚书进阶内阁的案例,发生在太祖年间,原因是这位尚书在工部期间,先是解决了火枪批量制造,后是组织了修黄河。

 看完这份奏折后,贾琏叹息一声,最后一班岗你给我整这个?

 单独抽出这份奏折,附上一张纸条,上面写一个字【急】。

 闲暇的时候,承辉帝总喜欢把贾琏叫来聊几句,聊天的过程中,承辉帝总能从贾琏这里,听到一些看似普通实则直指问题本质的观点。

 贾琏还接受了一个任务,就该事件写一篇评论文。

 奏折上有张廷恩和孔照先后画的两个红圈,表示已经看过,没有附上相关意见。

 正因为如此,贾赦才反应过来,今日王家人的态度,格外的令人畅快!

 觉得丢了面子的贾赦,掉头骂骂咧咧的走了。回去的路上,贾赦还是在心里默默的回想,从二房娶了王氏想起,再到贾家不得不将资源向王子腾倾斜,以及大房搬到东跨院。

 科举的本质,就是把原本掌握在门阀手里的资源和权利,分给一个个科举产生的【士】的头上。这样的好处是避免基层出现能够威胁皇权的出现,最终目的是稳固皇权。

 “站住!”贾琏不紧不慢的开口,宝玉站住,却不敢回头,也不敢跑。

 从那以后,再无工部尚书成为内阁大臣。

 <div class="contentadv">

 原因其实很简单,顶层的资源就这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

 贾琏在评论中简单的讲了讲奥斯曼帝国与东罗马帝国的恩怨,指出奥斯曼帝国虽大不如前,却依旧是个庞大的帝国。又指出罗斯帝国对于出海口的野心,出于安定北方边疆的需求,与并无厉害关系的奥斯曼联系非常之有必要。

 平日里总是端着老子架子的贾赦,此刻手舞足蹈的样子,开心的要跳起来。

 两个下人听了上前拉开司琪之前,还特意告罪一声:“司琪姑娘,对不住了。”

 “不是说天下财富是有定数的么?”承辉帝惊讶的反问一句,毕竟认知紊乱了。

 次日为休沐日,贾琏难得在家休息,婚事的准备还在继续,贾琏一点忙都帮不上。想做个合格的听众,都被贾敏嫌弃碍事,给他直接撵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