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地位变化(第3页)

 这不,贾琏刚下班回家,满面红光的贾赦便杀上门来了。

 “知、知、道了!”贾宝玉哆嗦着回答,贾琏这才淡淡道:“滚吧!”

 对于贾琏的婚事准备,贾政作为二叔,根本就不沾边,好像完全消失了一般。本来是婚事准备主力的王夫人,也选择了基本不开口,主办婚事的负责人贾敏当仁不让。

 宝玉兴冲冲的跑进来,刚进院子门就站住了,眼睛瞪圆,嘴巴微微张开,却不敢发声。

 贾赦是废物不假,基本智商还是有的。自打贾琏观政的第一站被皇帝抓壮丁之后,贾赦在外面的地位也跟着提高了。仔细琢磨不难明白,勋贵、外戚、状元、深得帝心,各种光环叠满了,没人会傻到不看好贾琏的未来,甚至绝大多数人断定,这是被当做未来阁臣培养。

 “两江之事在士绅,欲解决两江之事,应先整顿官吏,不求隔绝官吏与士绅之间相互隔绝,但求能抓几个典型杀鸡儆猴。天下士绅,看似强大,具体到个体,没有一个不怕死的。朝廷只要足够强硬,就没有收不上来的税。说到收税,臣建议专设一个征税的部门,必须让天下的士绅明白一个道理,伱可以造反,必须纳税。”

 承辉帝表现出来的随意,是从那一日内阁会议之后开始的。贾琏身上国舅爷的标签,看意思是撕不掉了。这么说吧,贾琏和承辉帝之间,一直在互相观察,互相影响。

 准备期间有大把油水可捞的事情,自然是不用提了,主要是有面子,非常的有面子。

 这个变化从何而起呢?贾赦回去想了好一会才想明白,从贾琏上书房行走开始。仔细算算时间,贾琏上书房行走不过二十日,王家派人回金陵,来回不知道要跑死几匹马呢。

 晚一点,贾赦来到荣禧堂,向老太太汇报王家之行的结果,提到王家人的态度时,贾赦忍不住扫了王夫人一眼。还没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的王夫人,耷拉着脑袋情绪不高。

 贾琏的回答非常简单明了,承辉帝真就是听懂了。

 赖大面对贾敏的交代,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毕竟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大房躲在东跨院,有些事情还要求着大管家,那时候的赖大一心讨好贾母和二房。如今的局面,赖大只能求神拜佛,保佑贾琏忘记以前稍显怠慢的事情。

 “陛下,臣以为,工部才是能为朝廷创造财富的部门。想有所作为,工部绕不过去。”

 这一类人在公司里头,大概也是个劳碌命。老板要提拔员工的时候,看的不是你能不能干活,而是你能不能讨老板的欢心。

 如果不仔细看,没人注意到贾宝玉的手在微微发抖。

 凡事有利则有弊,八股取士禁锢思想,导致生产力停滞不前,这就不是皇权考虑的范围了。皇帝要的就是好政权稳固,其他的先放一边再说。在没有外力的威胁之下,当权者是不会主动进行改变的。因为不变,意味着利益不变,改变,这会有利益丢失的风险。

 “今日去见了亲家,王家那边专门派人回金陵老家处置那些不懂事的族人,你那岳丈告诉我,当日的管事被打断腿,若干族人被禁足一到三年不等。痛快,真是痛快!”

 正偷看的起劲呢,外头传来声音,丫鬟司琪在怼人:“雪雁妹妹说了,表小姐不见宝二爷,还说让宝二爷专心去读书才好,不要整日里游手好闲!”

 出了办事房,贾琏来到书房门口,等了几秒就被招进。

 宝玉气的浑身发抖,回头喊道:“你们都聋了瞎了么?还不给我把她拉开!”

 具体内容很简单,顺利完成交接后,孔照下令江南江北巡抚,今年的夏税,必须就清欠问题,做出正面的积极的回应,同时孙化贞还召见了金陵、苏州两地有代表性的士绅,希望他们能配合朝廷关于两江清欠事宜。

 贾琏面带微笑的站在院子内,平静的看着站在门口的宝玉,我就不说话,静静的看着你。

 承辉帝非常欣赏这小子的总是能看到问题本质的特质!

 “微臣不了解孙相为人,不敢妄言。”

 离开荣禧堂的贾琏想起迎春来了,有日子没去看迎春了,于是便找了过去。

 一个国家的多有问题,从表象上看都是经济问题,再深一点,则是社会资源的分配,最终的本质落在制度和意识形态上。

 贾琏回头时,几个妹妹站在台阶上笑眯眯的看着他,齐齐躬身道福。

 陪几个妹妹呆了半天,一起用的午饭,贾琏才被匆匆找来的贾蓉叫出来。

 “二叔,我爹终于走了。”贾蓉一脸的翻身农奴把歌唱。

 “嗯,早先你说几天就走的,怎么拖到现在?”贾琏真不是随口问的,而是真关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