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断刃天涯
第472章 家国天下(第3页)
一个人做了什么事情,大家都是能看到的,皇帝也看到了。如果一个人只图私利,做不到贾琏这个程度。
没有公心的人,做出来的事情,别人看不到,皇帝还能看不到?
“国有陛下,国之幸也,微臣能得陛下知遇之恩,微臣之幸也。”贾琏这次不是拍马屁,而是真心觉得,承辉帝比其他皇帝要强很多。能在承辉帝统治国家的时期出现,真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情。
“好了,你我君臣之间,不必如此。”承辉帝听了他的肺腑之言,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贾琏如此的年轻,却能体会圣心,相比之下,满朝文武,知朕者无数又如何,做出来的事情,却不能体谅朕心。
“家国天下,家在前并无错,只是,过犹不及,中庸知易行难!”
贾琏颇为感慨,其实儒家有些东西是真的不赞,就是吧,绝大多数人都是只说,不做。
王阳明跳出来振臂一呼【知行合一】,然并卵!
可是真的到了民族危亡的时刻,又真的会有无数人舍生忘死,捍卫国家和民族。
那么回到贾琏的视角,儒家是成功了呢?还是失败了呢?
这个问题,恐怕不是【成败】二字能说的清楚的,很多思想深入骨髓了。
所以,贾琏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国人看到工业的力量。而不是去碰体制。
当工业的威力发挥出来后,很自然的诞生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到时候,他们会去推动社会的变革。
贾琏相信一点,有五千年存续的文明垫底,工业化的华夏,一定不会像昂撒人那样。
“卿回去好好想一想乡试的题目,卿,朕是要大用的!”承辉帝再次给出了承诺。
贾琏不假思索道:“不用多想了,乡试考题之首为家国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言绝对没有错,有错也是个人在面临选择时的错。”
告退出宫,贾琏先去了内阁,见了张庭恩,得到只是简单的点头和一句话:“回来了就安心准备做乡试主考!”
贾琏笑道:“主考能有啥准备的,恩师还是多考虑一下,乡试的考试范围吧。”
张庭恩停下手里的笔,目光锐利:“怎么,你的贾氏实学还想纳入考试范围?”
贾琏笑嘻嘻:“如果可以,自然是最好的!”
张庭恩冷笑道:“你要作死,别拉上为师!滚吧!”
贾琏笑了笑,走了。
有个事情贾琏倒是一直在关注,那就是贾氏实学的教材,这玩意卖的如何。
想知道卖的如何,自然是要去找贾蓉。
贾氏书店在京城从草创至今,已经成为了行业魁首。虽然那些盗版的家伙该死,但贾氏实学的内容,却依旧通过盗版让更多的人看到。
“二叔不回家,怎么到这来了?”贾蓉很是意外,他把书店作为大本营,自然是为了面子上好看一点。
卖书,总是有点道德上的优势。
“我来看看,贾氏实学的教材卖的如何?”贾琏说明来意,贾蓉却有点尴尬道:“卖的一般,最初印的五千套,现在还剩几十套。”
贾琏却一点都不失望,惊呼:“都卖的差不多了?真是好消息!”
贾蓉道:“二叔,书店卖别的书,那都是一年上万的算,区区五千册,都一年多还有剩下,就这还算上了技工学校的课本。”
贾琏依旧不在意的摆摆手:“不打紧,京城卖五千套,全国范围内,盗版肯定卖的更多,只要有更多的人看到,就是好消息。”
贾蓉一听这说法,倒是没有争执道:“如此说来,总销量还能翻几倍。”
这个时代的书是很值钱的,买回去,真的会看。说的惨一点,获得知识的渠道,太少了。
(本章完)
没有公心的人,做出来的事情,别人看不到,皇帝还能看不到?
“国有陛下,国之幸也,微臣能得陛下知遇之恩,微臣之幸也。”贾琏这次不是拍马屁,而是真心觉得,承辉帝比其他皇帝要强很多。能在承辉帝统治国家的时期出现,真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情。
“好了,你我君臣之间,不必如此。”承辉帝听了他的肺腑之言,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贾琏如此的年轻,却能体会圣心,相比之下,满朝文武,知朕者无数又如何,做出来的事情,却不能体谅朕心。
“家国天下,家在前并无错,只是,过犹不及,中庸知易行难!”
贾琏颇为感慨,其实儒家有些东西是真的不赞,就是吧,绝大多数人都是只说,不做。
王阳明跳出来振臂一呼【知行合一】,然并卵!
可是真的到了民族危亡的时刻,又真的会有无数人舍生忘死,捍卫国家和民族。
那么回到贾琏的视角,儒家是成功了呢?还是失败了呢?
这个问题,恐怕不是【成败】二字能说的清楚的,很多思想深入骨髓了。
所以,贾琏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国人看到工业的力量。而不是去碰体制。
当工业的威力发挥出来后,很自然的诞生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到时候,他们会去推动社会的变革。
贾琏相信一点,有五千年存续的文明垫底,工业化的华夏,一定不会像昂撒人那样。
“卿回去好好想一想乡试的题目,卿,朕是要大用的!”承辉帝再次给出了承诺。
贾琏不假思索道:“不用多想了,乡试考题之首为家国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言绝对没有错,有错也是个人在面临选择时的错。”
告退出宫,贾琏先去了内阁,见了张庭恩,得到只是简单的点头和一句话:“回来了就安心准备做乡试主考!”
贾琏笑道:“主考能有啥准备的,恩师还是多考虑一下,乡试的考试范围吧。”
张庭恩停下手里的笔,目光锐利:“怎么,你的贾氏实学还想纳入考试范围?”
贾琏笑嘻嘻:“如果可以,自然是最好的!”
张庭恩冷笑道:“你要作死,别拉上为师!滚吧!”
贾琏笑了笑,走了。
有个事情贾琏倒是一直在关注,那就是贾氏实学的教材,这玩意卖的如何。
想知道卖的如何,自然是要去找贾蓉。
贾氏书店在京城从草创至今,已经成为了行业魁首。虽然那些盗版的家伙该死,但贾氏实学的内容,却依旧通过盗版让更多的人看到。
“二叔不回家,怎么到这来了?”贾蓉很是意外,他把书店作为大本营,自然是为了面子上好看一点。
卖书,总是有点道德上的优势。
“我来看看,贾氏实学的教材卖的如何?”贾琏说明来意,贾蓉却有点尴尬道:“卖的一般,最初印的五千套,现在还剩几十套。”
贾琏却一点都不失望,惊呼:“都卖的差不多了?真是好消息!”
贾蓉道:“二叔,书店卖别的书,那都是一年上万的算,区区五千册,都一年多还有剩下,就这还算上了技工学校的课本。”
贾琏依旧不在意的摆摆手:“不打紧,京城卖五千套,全国范围内,盗版肯定卖的更多,只要有更多的人看到,就是好消息。”
贾蓉一听这说法,倒是没有争执道:“如此说来,总销量还能翻几倍。”
这个时代的书是很值钱的,买回去,真的会看。说的惨一点,获得知识的渠道,太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