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技术的迭代,天下的改革,需打破儒

 第100章 技术的迭代,天下的改革,需打破儒家唯一论【求订阅】 

 他也发现,即便是自己把手上的权力下放了一点。 

 但是却并不并没有让下边这些官员们放飞自我。 

 反而给下边这些官员们头上戴了枷锁,他们更加努力干活。 

 当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宣布,要给官员们加俸禄,官员们都疯了。 

 ‘加俸禄’这三个字简直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刺激。 

 所以现在无需他去督促,考成法、加薪两样,就迫使官员们勤奋努力地工作。 

 他手下的锦衣卫这段时间也撒了下去。 

 一方面是在考察宝钞都提举司和平准库建立的环境。 

 另一方面也是对下边官员们的行动,进行情报收集。 

 近几日汇报回来的情况如同陈寒所说,考成法实在厉害。 

 一级压一级的压力,直接将责任传导给了每一个官员。 

 他们自发地进行着自我督促。 

 所以老爷子现在很是放心。 

 朱标找到了朱元璋的时候,老爷子刚刚把一尾金鲤给钓上来。 

 边上的贴身太监王公公帮着用捞子把鲤鱼给兜回来。 

 “哟,皇爷,这可是一尾金鲤,钓上来这样一条鱼,必是老天预示着您老人家,福寿安康,大明国祚绵延万年啊!” 

 哈哈哈…… 

 朱元璋听完后哈哈大笑。 

 心情格外放松:“咱年轻的时候没粮食吃,就靠在河边钓鱼充饥。这一晃都二十多年没有正经钓过鱼,手都有点生疏了。” 

 贴身太监跟着恭维:“皇爷,您是天纵奇才,手艺活没丢。” 

 朱元璋晒着太阳,第一次体会到人生居然可以这么的惬意。 

 便在此时,小太监来报:“皇爷,太子殿下求见!” 

 朱元璋急忙将鱼竿给放下:“哟,老大来了,赶紧叫他过来……你们把东西收一下,那条金鲤让御厨处理一下,端到后花园鸿儒亭来,咱要和太子一同用膳。” 

 “喏!”小太监拎着鱼桶退下。 

 太子朱标和凌汉一同过来。 

 朱元璋站在鸿儒亭外面等着朱标过来,见朱标还有十几米才到近前,他已经上前去迎接了。 

 “儿臣参见父皇!” 

 “微臣参见陛下!” 

 朱标和凌汉都是躬身行礼。 

 “都平身,到亭子里面说话。”朱元璋说着上前去将儿子的手拉上。 

 感受儿子的手,已经温度正常,朱元璋心里面格外的放心。 

 以前他老能感觉,自家老大的手,有点冰凉,现在调养了大半年,终于好转很多。 

 凌汉十分羡慕这样的父子感情。 

 君臣三人来到了亭子里,贴身太监王宏早就命小太监把软垫放在了石凳上。 

 君臣三人坐下来后,朱元璋仔仔细细地看完了凌汉记录的这段时间陈寒上课的内容。 

 看完后不由感慨:“陈寒给小孩上课,激起了小孩的好奇心,也无形给咱们大明王朝带来了如此巨大变化。 

 看起来后辈累积出来的学识,不是咱们现在能比。 

 老大你说得对,他一两句话不知活了多少生灵,对咱们大明王朝来讲是福音。 

 不过他说的这工业革命,你有什么看法?” 

 “爹,孩儿觉得,可以参考后世那英国的成功案例,根据咱们大明的实际国情来进行工业革命。”朱标也看完了陈寒讲课的内容,特别是他对工业革命十分地感兴趣。 

 尤其是看到凌汉所记录的,由于大英帝国实现了工业革命,使他们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国家。 

 并且有实力开拓海外。 

 一个小小的岛国,最后实现了海外的殖民,殖民的土地,是它本土的几千上万倍。 

 掌控了如此巨量的土地之后,号称日不落帝国,只要太阳所照之处都有它的领土。 

 如此的庞大,对于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朱元璋看完了之后,坚定了决心,“大明应当走这条路,工业革命也好,还是发展这所谓的科技也罢,这条路咱觉得可以走。 

 既然陈寒来了,不管他是不是知道现在已处于大明,只要他所说的对大明有用,咱可以听他的。” 

 接着朱元璋问凌汉:“这什么科技,咱看他上课的内容,倒是有点像民间所说奇淫巧技一类。 

 咱以前在民间的时候,听过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传闻。 

 如今的火药枪似乎也是这一类吧。” 

 凌汉回道:“陛下,臣观古今史书,此等说法自两宋以来颇为繁盛,所谓的奇淫巧技,不过都是迂腐文人的曲解。 

 在他们眼中一切不能从圣贤书上找到之物,都被贬斥为异端、奇淫巧技。 

 然我华夏大地,朝代更迭,大地板荡,产生之新学,早已浩如烟海,怎可拘泥儒家千年不变的陈腐教条? 

 孔圣所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