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文官们陷入了彷徨!朝廷到底还是偏

 第368章 文官们陷入了彷徨!朝廷到底还是偏向了武勋贵族! 

 看到朱允熥拿出来的煤油灯如此神奇,就连朱元璋也上前去,亲自上手,然后扭动了旋钮。 

 还真就如朱允熥所说的那样,只要旋转了按钮之后,那煤油灯的光亮就可以随着旋转,忽明忽暗。 

 这样还真就方便许多,如果不需要太亮的话,就可以把灯芯往下缩一些。 

 这样一来就可以随意调节。 

 这个设计可是要比蜡烛好得多。 

 毕竟蜡烛你就算剪了灯花,也只是保证它更亮一点。 

 可是每次都要剪灯花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而且那种很容易就烧完。 

 这煤油灯则不一样,用了两刻钟了,可依旧没见煤油烧多少就这一点来讲就要比蜡烛好很多。 

 是一三三几年,整整提前了六百多年。 

 九十年代的乡村,还在用煤油灯,就可见煤油灯即便到了那个时候,依旧是老百姓们家家户户,可能要必备的一样东西。 

 那煤油灯一直在燃烧,可是拿在手上,却并不见有多么的烫手。 

 让朱允熥觉得,是自己害死了母亲常氏。 

 就那么信任那些从大明工程学院出来的学子。 

 如此一来就可以让这个朱允熥心理不健康地成长。 

 那时候可是已经是九十年代了。 

 她的这一招是起作用。 

 朱元璋拿着那张煤油灯左看右看,啧啧称奇:“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 

 小时候还跟水果舅舅曾经到集市上打过煤油。 

 朝臣们在看到煤油灯之后,也是个个觉得惊奇。 

 然后老百姓们使用上了煤油灯那是什么概念? 

 那将是真正的划时代的东西。 

 难道仅仅是因为大明海军,需要大明工程学院那些学子?继续给他们提供武器? 

 可这些对于读书人来讲,那不过是奇淫巧计。 

 虽然煤油灯可能不是一个特别划时代的产物。 

 朱元璋和朱标都觉得十分的妥帖。 

 但对明朝人来讲,那就是先进到不能再先进的东西。 

 但如今看起来,因为陈寒的出现,朱允熥重新获得了朱元璋和太子朱标的信赖。 

 所以他才会对朱允熥进行pua。 

 朱元璋拿起了那盏煤油灯,在手上反复地观摩。 

 反而因为煤油是凉的,还有些透心凉。 

 曾经她一直都耿耿于怀于朱允熥的身份,是朱标的嫡妻生的嫡次子。 

 煤油灯在现代人的眼里边,那自然是早就淘汰了的产物。 

 吕氏很想不通。 

 但这没有不会,只要小心不把他打翻,那怎么样都好用。 

 以后的天下还是需要读书人来管理。 

 至少那种一不小心还滴下蜡油,烫了你手,发疼。 

 坐在下边的朱允炆,听到皇爷爷还有父亲如此夸奖朱允熥,心里面实在不是滋味。 

 看到这煤油灯的出现,朱元璋他们更为惊奇:“好,好东西啊。”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就那么信任这個陈寒。 

 但他心里边也是酸楚的。 

 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儿子获得更多的资源。 

 朱标也接过了煤油灯反复观摩。 

 就好像在看一件极高端的艺术品。 

 即便自己后面被朱元璋扶正成为太子妃,但这名分始终有点水分。 

 最重要的是这两三年以来,朱允熥跟随在陈寒身边,在大明工程学院进行深造,越来越得到机会。 

 即便陈寒自己在小时候,都曾经在外婆家里面看到过煤油灯。 

 那可是一九九几年,而如今是什么年份呢? 

 吕氏虽然在边上陪着笑容。 

 但对于一直使用蜡烛照明的他们来讲,这的确是先进的东西。 

 那表情神态异常的惊讶。 

 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搞出了钢铁厂,红砖厂,水泥厂。 

 尤其是看到那煤油灯可以左右旋转来控制火的大小,那一刻更是坚定了官员们想要获得这煤油灯的想法。 

 而从南洋以及西域甚至在帖木儿的各国使臣,看到了那煤油灯之后,也是心痒难耐。 

 虽然现在蜡烛已经很普及,但蜡烛很不方便,这一点是所有人的共识。 

 现在看到煤油灯,心里边哪能不激动? 

 哪能不想也搞一盏回去。 

 可以方便今后的生活,只是各国使臣很明白,这种新东西也就只能先在人家大明使用。 

 最后他们能不能获得还是一个未知数。 

 一想到这些他们都觉得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