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文官们陷入了彷徨!朝廷到底还是偏(第2页)

 这场寿宴很快就以圆满的姿态结束。 

 大家伙虽然对各国使臣敬献上来的奇珍异宝感到眼花缭乱, 

 也对那些外国过来的歌舞表演印象深刻。 

 在宴席当中,也有文人吟诗作赋,歌颂当前的大明盛世。 

 但是其实所有人在吃吃喝喝之间,心里边还是最惦记那盏煤油灯。 

 即便那盏煤油灯只是静悄悄地搁置在那一大堆礼物当中,可也是最显眼的。 

 这一次朱允熥所敬献的这件贺礼,得到了皇帝太子朝臣、武将、外国使臣的一致赞同。 

 所有人都认为,这才是最为珍贵的礼物。 

 显而易见的是,这一次太子的寿辰,最出风头的就是朱允熥。 

 也正因为朱允熥这次的出风头,文官武将们对朱允熥的观感又变了许多。 

 之前朱允炆在很多文官的心里边是最适合当继承人的。 

 可是当这个是皇帝和太子都对朱允熥表现出了极为信任支持,而对朱允炆却尤其冷淡的那一刻, 

 所有人心里面都是有杆秤的。 

 那就是现在的朱允熥,在陈寒的支持之下,已经完全取代了之前朱允炆,在皇帝还有太锥ブ弥卸岽止πすΦ啬目当中的地位。 

 虽然如今的吕氏是太子妃。 

 但又因为吕氏是后边被扶正的,一开始她是个小妾的身份,所以朱允炆的位置就更加的不稳固。 

 而她之所以能够被扶正,不是因为她有多么的能耐,完全是皇帝朱元璋对于继承人母亲家那边的势力进行打压的结果。 

 当初太子朱标与常氏的联姻完全就是政治婚姻。 

 开平王常遇春乃是开国功勋,为了拉拢这样的开国功勋,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才与常氏结合。 

 可后边武勋们所表现出来的骄横跋扈,给了这位皇帝特别大的压力。 

 所以为了打压武勋贵族,平衡朝中文武的关系,才会在常氏过世之后,没有再从武勋贵族当中选择一位太子妃, 

 而是直接将当时并没有多少娘家势力的吕氏扶正了。 

 如此一来,透露出了许多的信号。 

 官员们也很识相,尤其是文官们在看到了这个信息之后,那是叫一个欢天喜地。 

 他们从太子妃的人选以及太子妃家里背后的事例看到了许多,那就是朱元璋对武勋贵族是很不满的,也对于这种联姻非常的不满。 

 所以才会从普通人家当中把吕氏扶植起来。 

 可是为什么到了现在又突然之间转变了方向? 

 明明知道,如今的朱允熥背后还有蓝玉,还有常茂等人。 

 他们可都是如今淮西文武当中最有实力的。 

 尤其是蓝玉,在第一的武将过世之后,他现在已经成为了武将之首,更是得到了陈寒的扶植。 

 虽然冷落了两年,如今却就走马上任,成为了海军统率。 

 如今海军在南洋一带,将横行霸道的南洋海盗王陈祖义都给灭掉,打出了极大的威风,震慑了南洋各国。 

 也让蓝玉自从捕鱼尔海之战之后,又得到了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 

 甚至直接从凉国公变成了梁国公。 

 这些小小的变化以及现在朱允熥所得到的这些之时,又让文官陷入到了迷茫当中。 

 他们搞不清楚朱元璋和朱标两个人,心里边到底是如何想的。 

 官员们想不通。 

 难道皇帝和太子就不怕武勋再次做大吗? 

 从寿宴上离开之后,礼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以及几位翰林院学士聚在一块,发出了非常沉重的声音。 

 “如今二殿下忽然得到陛下,还有太子殿下的大力支持。 

 对我等文官而言,可是个不利的消息。” 

 这话说出来,令在场的官员都露出了沉重的神色。 

 礼部尚书更直接说道:“自从那陈某人将我圣人门庭都给灭掉之后,我辈文官就被这等酷吏一直压在脚下。 

 武将有抬头迹象,文官却稍显疲弱。 

 更遑论他大明工程学院现在毕业的学子,居然粉墨登场官场。 

 一出来便是从七品的官职,比咱们这些寒窗苦读十几年科举入仕的学子得到的官职还要高。 

 这对咱们的打击可是相当之大,诸位不瞒你们说,老夫对将来大明天下实在担忧。 

 都是一帮不学无术之辈占据高位,读书人失去了展示的机会,又没有背后力量的扶植。 

 大明王朝会滑向何种深渊,我想诸位应当能够想象得到。 

 如今是咱们群策群力之时,切不可因私底下的私怨,被陈寒这等人物钻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