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陈寒杀亲王,民心大悦,北平战事不(第3页)

 大量的买卖人把从南方运过来的粮食,免费的送到了军营里面。

 即便人家军官说要给他们钱,可他们却分文不要。

 甚至放下粮食之后就立刻走人。

 当下边的军官一层一层的往上报,把这些事报给了朱棣。

 朱棣这才明白,这些事情对民心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老百姓们看到了,天下有变得更好的风向之后,就不再是觉得这一切与自己无关了。

 因为他们也明白,只有天下越来越好,他们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而如果被北方的异族给入侵了的话,他们又要回归到之前的暗无天日的日子里里边。

 曾经在元朝的统治之下,老百姓们的日子过得那不是人过的日子。

 而经过了这几十年的明朝奋斗,现在老百姓们已经开始走向了小康富裕,那谁不想维护好这样的日子。

 尤其是听说了现在的国公爷在打击亲王,在努力维护着眼前的税务改革,那谁不想让这种好日子长久下去。

 这就是民心所向了。

 朱棣看到下面军官的汇报之后,不无感慨。

 “曾经父皇屡次北伐,都无法受到百姓还有买卖人这般的支持,只能不断的印刷那宝钞掠夺天下财富,从而支撑起了七八次的北伐。

 然而北伐虽然将北方异族打的是奄奄一息,却将我大明拖得差点分崩离析。

 若不是父皇紧急用……”

 他不想说下去了,因为那所谓的郭桓案,所谓的空印案,很大程度是为了掠夺天下富人找的借口。

 从有钱人手里边把钱财都给抄没充公,用于打仗所用。

 所有人都觉得朱元璋是个不懂经济的人。

 但其实他非常懂这一套。

 所有人都觉得朱元璋搞那两个大案子是为了泄私愤,其实不然,这是有着非常深厚的背景。

 因为这两件大案之后,朱元璋才有更多的钱财来支撑北伐,当时的国力只能如此。

 而现在陈寒改变了这个局面。

 陈寒把北伐这些动用大兵力讨伐周边的战事,变成了可以拉动内需的好事。

 曾经战争一开,那便是百姓受难之日。

 然而现在不一样,南北东三线出兵,可没有哪一路没有好处的。

 东边打败了小日本鬼子,从他们那里拿来的金子银子无数。

 还把小日本鬼子不少的俘虏用来当奴隶使用。

 如今北方的百姓看得清清楚楚。

 南边就更不用说,灭掉了陈祖义的海盗之后,如今在安南、占城、新罗,甚至更南边的马六甲海峡一带,也在节节胜利。

 大量的物资,从南边从东边运到了大明。

 大量曾经需要高昂代价才能换来的香料,如今便宜了八九成。

 曾经难以见到的金子银子,现在到处都是。

 大家都不屑于去用了,因为宝钞的价格回来了。

 宝钞越来越值钱,拿一张纸便能够顶替的有几十斤重的银子,谁愿意一天到晚的带那些个笨重的银子。

 正因为陈寒的改革带来了国内的发展,带来了百姓对朝廷国力的信心。

 正因为陈寒的反腐以及真正的对任何阶层都不留情,才让百姓们更加有信心。

 才让百姓们更加珍惜现在的日子。

 才让百姓们愿意出钱给朝廷大军去平定,现在北方异族的入侵。

 姚广孝看着下边这些军官们传上来的信件,很是欣慰。

 “有如此民心、军心,即便还未曾发动北伐,老衲便可断言,此次咱们必能够建它一大功。”

 朱棣对于这样的断言,很是认同。

 因为曾经他们出兵,没有哪次敢于拍着胸脯保证必定能够取胜。

 因为到北边异族地盘上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后勤保障。

 后勤跟不上,即便明军有再强大的战力也不行。

 但现在不一样,几十万几十万石的粮草,从天下各地云集。

 老百姓和买卖人又自发捐钱捐物。

 甚至老百姓会自发地加入到帮他们运送粮草的队伍里边。

 这样的仗如果打不赢的话,朱棣情愿砍下自己的脑袋来谢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