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感动文官的是军民鱼水情(第3页)

 甚至觉得这些文官挺可笑。

 没有什么见识,可是呢又固执己见。

 总觉得自己所知道的那一套才是真理。

 所以对任何超出他们认知的东西,都保持着一种洪水猛兽的戒心。

 以至于他们根本看不到那些真正改革之后的好处。

 即便现在他们要不是真实来到了军营,真实的何军队当中的战士们聊过天。

 真实知道将士们的所知所想所感。

 估计他们也很难相信。

 在几里之外一炮打下去就能够将敌人给消灭。

 在几百米之外一枪开过去就能够把敌人给撂倒。

 没有这些做底子,朱棣相信,这些文官是不会这么容易就幡然醒悟的。

 还真就像之前流传的一句话,让敌人闭嘴的办法就是打疼他们。

 文官们虽然不是战场上的敌人,却是比战场上的敌人还要危险几十倍的人。

 能在这次过招当中将他们折服,对朱棣他们来讲又是打了一场大胜仗。

 文官们得到了朱棣的赦免之后,其实还是挺吃惊的。

 他们觉得朱棣这次肯定非常的生气。

 不管怎么样都可看出自己等人这次来是别有用心。

 根本就没有想过和朱棣他们和解。

 就是想着要把朱棣他们置于死地的。

 可是没有想到朱棣他们不仅没有把他们怎么样,反而是赦免了他们现在的所有罪行。

 并且还说出了这么一番至理名言。

 的确呀如果他们能够将自己在北平府这边的所知所感所想所看,都传达到全天下去。

 那大家伙就都能够看到,原来在北平府不仅明军士气高昂。

 甚至百姓们也是非常的支持将士们出征的。

 他们听到了太多关于这一次出征发生的感人故事。

 比如有很多的百姓自发的组成运输队伍,前去将粮食给运到前线去。

 更有不少的百姓自发的捐钱捐物。

 将士们呢也是非常的士气高昂。

 即便有不少的百姓,亲自将东西运送到他们的营地去,可战士们却没有接受这些东西。

 觉得此次已经有非常多的粮草运送到了前线,根本不需要让百姓们破费。

 可是百姓们却依旧坚持要将东西全部运到军营当中去。

 甚至有很多的老百姓亲自跟他们讲。

 当时那么多的这样的事不允许我们把粮食物资送到军营,但我们丢下东西就跑。

 老百姓们在讲这些话的时候充满了自豪。

 这种自豪来自于他们终于能够帮到将士们。

 这种自豪来自于他们也能够给出更多的粮食物资给将士们。

 这种自豪在于军民鱼水情。

 将士们不愿意让百姓们破费。

 可是百姓们却非要将粮食送到他们的手上。

 就是想要让将士们在前线,吃得饱穿得暖过得更好。

 甚至不少文官在调查老百姓们的时候。

 老百姓们非常诚恳的说道:

 将士们都很年轻,他们到战场上去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本身就不太乐意。

 那都是些年轻的好小伙,他们是大明的将来。

 可我们这些人早已迟暮之年,根本不需要活得那么久。

 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明的将士如此一个高昂的士气,是我们这一辈子的荣耀。

 他们为我们拼命去流血去流泪,而我们能做的只是帮助他们将粮草运送到前线去。

 是因为我们不想让这样的什么饿着肚子去跟异族鞑子们拼命。

 我们希望他们个个都能回来。

 这次只损失了一百来人,就将这场仗给打完了,还俘虏了十几万异族鞑子,对我们来讲是最大的胜利。

 甚至我们希望所有的将士都能够平安回来。

 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傀儡。

 当文官听到这样的话之后很感慨。

 在任何时代,大头兵对于老百姓们来讲,和土匪没什么两样。

 兵匪一家,就是说这些个人的。

 这些人杀良冒功,这些人抢劫百姓。

 可是北平府的将士们没有。

 甚至对北平府老百姓们的亲自运送的粮草,他们也不想接受,就是不想让老百姓们破费。

 这上哪去找如此和谐的军民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