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挟天子出征(第2页)

 不过到了近前,夏侯淼还是恭敬地把瓷杯奉上。“陛下请用。”


 曹启小心翼翼地接过,抿了一口,随后才咕咚咚喝了起来。


 “陛下,要起驾吗?”


 耳边传来夏侯淼的声音,那语气里并没有催促之意,但曹启却愈发的紧张起来。


 半晌,他终于鼓起勇气问了一句:“朕可以不去邺城吗?”


 闻言,夏侯淼迈前一步。


 曹启心中惊愕,有点后悔问这句多余的话,于是想连忙改口。


 可这时,夏侯淼却停下了脚步,拱手道:“陛下顺应天命,继位为君,没有人可以否认您的正统。”


 “现如今贼人企图让无道之人复辟,这是对您的挑衅,这是对您的蔑视。”


 “故而我等忠贞之士,绝不能让贼人辱没了陛下的尊名,而今只有陛下亲临河北,才能使将士众志成城,才能使河北归心。”


 曹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尽管他暂时想不通皇帝亲征这里面的各种政治意义,但此刻他觉得夏侯淼说得对。


 “夏侯卿,备驾吧。”


 “臣,遵旨。”


 ....


 在安排完曹启仪仗等诸多事宜后,夏侯淼回到府中向阿父汇报进展。


 此番作为皇帝内侍,他不仅负责伴驾,同时还临时行相府参军事,一同随大军出镇邺城。


 其实早在战前,夏侯献就对毋丘俭的实力做了评估。


 首先,魏国在经过一次“相对详尽”的人口普查后得知,魏国倾国之力最多可调动55-60万兵(包括军屯)。


 这其中关中一带常驻兵力8万左右,凉州一带为了防止羌胡叛乱,也有常驻兵力2万。


 单是一个西部战区就几乎抵得上蜀汉举国之兵,这也就是为什么自武侯之后,蜀汉历代执政者都不愿大肆兴兵,以举国之力来赌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


 而在南线的荆州,原本只有襄樊一带的魏军便有8-9万的常驻兵力,在这几年不断扩张后,更是来到了恐怖的13万。


 至于东线的扬州,那里靠近江东最核心的区域,早在曹休、满宠时期就常驻15万,现如今东线战事不多,有一定程度的裁减,再加上此前王司空送了一波,但尽管如此,也有10万可战之兵。


 而作为魏国的核心,洛阳京畿之地,象征着魏国最强军队的洛阳中军,常备军力大约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