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挟天子出征(第3页)

 最后来说北疆。


 自从柯比能死后,北方鲜卑诸部不成一体,故而北境的军事压力小了不少。


 但尽管如此依旧要放重兵屯住。


 因为胡人部落不像中原,他们很容易一下子就呼呼啦啦地拉出十万之众,虽然他们有的发根木棍就能称得上是“兵”了,但谁也不敢坐视胡人南下,肆意劫掠。


 ,!


 所以幽州军常备有6万兵力,且都是民风彪悍之辈,再加上当年夏侯献北征辽东后并未大肆杀戮,故而辽东的人口还保持在一个健康线上。


 如果毋丘俭尽出幽州之兵,再请鲜卑助战,沿途再招降、吞并河北之兵,亦可成为坐拥10万大军的庞然大物。


 因此,夏侯献相当重视。


 此番大军出征,夏侯献命大将军秦朗留守洛阳,卫将军曹爽随军出征。


 当然这并不是不想给秦朗立功的机会,也不是担心曹爽其人,而是因为辅政大臣不能全部出京,必须有人在内安定朝局。


 对此秦朗表示理解,他本人对更进一步没那么多渴望,或者说他待着不动,便是对丞相最大的支持,日后坐等封赏就是。


 六月十三,大军分别从小平津和孟津北渡黄河,来到河北便进入了河内郡的地界。


 很快,大军行至沁水南岸,眼前一座小城映入眼帘。


 车辇上的夏侯献望了一眼天边的落日,叫卫兵唤自己的长子来见他。


 “大人。”夏侯淼骑马而来,拱手道。


 “文浩。”夏侯献颔首,亲切地唤着长子的小字。


 “淼”有水势浩大,广阔无际之意,故而取字“浩”。


 至于为什么选“文”,其实一开始夏侯献是想选“子”字,毕竟“子”有谦退之意,常用于表字。


 但父辈那一代几乎都是“子”字辈,比如曹子桓、曹子建、先父夏侯子林、亲叔父夏侯子江、夏侯子臧等。


 故而弃之不用。


 “文浩,传我令,叫大军于城外下营休整,你随为父进城。”


 “诺。”


 夏侯淼转身离去,走了两步又抬眼看了一眼那城楼,上面写着两个字——温县。


 喜欢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