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那山那人那狗》发表(第3页)
老友说:“要不要我帮伱做做小胡的思想工作?好歹他也是我看着长大的。”
“没用,谁来都没用,让他自己想吧。”
胡师傅转移话题,“不提那个小兔崽子的事,看方老师的小说吧,我刚刚在家贴膏药的时候,看了会儿,写得可真好啊。”
老友翻开《燕京文学》,看到乡邮员父子出现在村里,村里男女老少全体出动,送别他们,不禁欣慰,看到乡邮员冒充五婆的孙子,写信寄钱,让她生活有盼头,不禁感动……
从头看到尾,看到儿子背着父亲过河,上面清楚地写着,“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
下意识地看向胡师傅,就见他两眼紧紧地盯着杂志,眼眶微微泛红,长叹了一口气。
“唉!”
“你也别唉声叹气,小胡看了这小说,我觉得他肯定能想通。”老友不住地安慰。
“但愿吧,但愿吧。”
胡师傅喃喃自语,轻轻揩去眼角的泪。
和两人的沉默截然不同,邮局里的同事竞相传阅,已经看过的人热烈讨论,满是好评。
“我文化低,读书少,只能说‘写得好’。”
“我也一样,说不出哪里好,就觉得好,就觉得感人,特别是村民们来送邮递员这一出,就感觉风里来雨里去,一切都值了!”
“等这一期的《燕京文学》发行了,我一定买一本,给我孩子瞧瞧他爸的工作多光荣。”
“我也来一本。”
“………”
胡师傅单位里的人越聊越起劲,下午出去送信的时候,但凡遇到其他片
区的邮递员,甘愿化成“水军”,分享《那山那人那狗》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断扩散,很快就在燕京的邮政系统里,掀起了不小得波澜。
各个邮局单位,眼巴巴期待着最新一期的《燕京文学》,终于,在12月8日正式发行。
也就从今天起,燕京的老百姓发现几个很奇特很古怪的现象,一个是去邮局寄东西的时候,门口的黑板报主题清一色都是《那山那人那狗》,好像每个邮局,都跟商量好的一样。
一个是在街上看到几个邮递员打招呼,第一句话不再是“你吃过了吗”,而是“你看过《那山那人那狗》没有”,甚至还有掏出最新一期的《燕京文学》,聊了起来,百谈不厌。
这下子,就引起了路人的好奇。
都想看看《那山那人那狗》,第六期的《燕京文学》因此在燕京大卖,一纸难求。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古怪的。
最古怪的是,明明是大冷的天,邮递员们骑得比平时更卖力,就连铃也打得更响了。
寒风呼呼地吹,很冷,很刺骨。
可他们一个个的心却是热乎乎的。
整个人的热血,在沸腾,在燃烧。
叮铃铃,叮铃铃,这车铃声在为谁而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