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都在成长(第2页)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只是想要在大同军内混个饿不死,那么随便靠吃大同军内流出来的一些食物,就能解决绝大部分问题。 

 但要是想要将自己的日子过好,那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不可避免。 

 既想要权利还不想要担责任,把自己当做什么了? 

 小资产阶级? 

 乱世之中,各方势力里第一个毙的就是这种人。 

 因为现阶段没有人任何势力是通过这群人组成的。 

 大明是大官僚、大资本、皇族藩王。 

 大同军是流民、佃户、工匠作为主体,小资产阶级只是附着在这个框架上的一些势力。 

 而且一旦战争进入白热化,为了填补各方的税赋和利益,这些人第一时间就会被自己吃干抹净。 

 自己现在就是通过财富分配的方式稀释他们的实力。 

 现在饿债券,也是奔着他们来的。 

 真正穷苦的百姓,这一两年内,也很难累积出资本来,所以现有的资本在谁手里? 

 不就是这群人嘛! 

 因此,他们如果不给,那么接下来可以清算了。 

 想到这里,王三转过头来,对身后跟着的小子交代道:“通传我的一道命令,明天开始全城范围内招揽百姓进入建设兵团。 

 开始新一轮的人口梳理。” 

 “是。” 

 交代完了,王三立刻回去休息。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他必须养足精神,全力应对接下来的所有挑战。 

 …… 

 又过了半个月。 

 一艘快船掠过渭水,停靠渭南。 

 洪承畴从船上走下来,此时的他不过三十五,年富力强,但眉眼之中的忧虑,根本无法压制。 

 他从潼关进来的时候,就听到了本地都在疯传,大同军的各种政策。 

 什么均田分土,什么替天行道,更重要的就是大同军的举着的“大同理念”,更是骇人听闻。 

 大同军斥责理学,麻木无能,败坏民风,不见大复仇,更不见百姓安。 

 所以,大同军提倡发展,提倡农工商并举,提倡官吏一体升迁等等。 

 刚下船,洪承畴又听到有人在学舌:“我有一个亲戚传来的消息,他们那边以前有一个举人老爷,举族投降了大同军之后,被大同军废掉了举人功名。 

 大同军只承认大明的秀才和童生,凡是之上的一切功名,全部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