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都在成长

 王三走出去,路上他暗想,果然没人是傻子。 

 王二和种光道的成长速度也很快,他们已经发现了自己在干啥。 

 利用危机,利用势力,明里暗里威逼利诱他们配合自己往下执行自己的节奏与目标。 

 王二还好,他是自己的哥哥,他自己的势力大部分是土匪、马匪和后来进入其中的流民帅,这些人的政治力量不够,只能依靠王二来发声。 

 所以王二能压得住。 

 但种光道不一样!他既是元老,更是两兄弟最初的投资者,真正能跟他哥俩分庭抗礼的存在。 

 自己对澄城县动迁这么多人口,也有削弱他的政治力量的想法。 

 他也看出来了,但他也知道,现在不是争论这些的时候。 

 因为王三说的每个预言,都在应验,王二在蒲城的战败,他比王三知道更早,知道更多。 

 大明一个巡检司就能打得王二的大军丢盔卸甲,全靠王二当初训练的席禾带着人顶了下来。 

 席禾没有出现在王三面前,不仅是因为王三赶来得太着急,而且席禾带着兵镇守在铜官与宜君之间的山路上,防止耀州方向的明军打过来。 

 所以,王三才没有见到他。 

 总之,一边是蒲城战败,一边是王三破合阳。 

 因此不管是王二还是他种光道,都意识到大明究竟有多强,得靠什么办法才能取胜。 

 王三的方案是对的。 

 几方人在进行比对之后,越发确定现在最优解,是王三的路数。 

 那么几个真正领头的人,就会开始趋近王三的方案,并对现状进行调整。 

 结果就在他们准备贴近的时候,王三直接油门踩下去,按着自己的方案给他们规划出一条更长的、更快的路。 

 这条路可能没有终点。 

 但油门已经踩下去了! 

 不跟能怎么办? 

 所以,种光道也再一次以元老的身份提醒王三,要注意基层,别只光顾着自己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呢?! 

 债券不是万能的! 

 尤其是战争债券背后的逻辑,是你要能赢! 

 如果你明显露出一个败落状态,谁会买?只怕你还没反应过来,你就被自己人给掀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事无绝对啊! 

 想到这里,王三眸中闪过一抹凌厉。 

 债券是用来优化分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