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土地政策(中)(第2页)

 如果不想交出土地田骨,我也无所谓,反正明廷除了征税之外,还要征徭役、差役、兵役,我都可以照搬。” 

 王三说完,这群乡老脸色都变了。 

 边侧几个前明的官吏都快笑死了。 

 真以为乡老就能为所欲为了? 

 这群家伙,也就年岁大了点,见识也就这样。 

 越是新生的政治实体,越是容易在最开始的时候,对土地政策进行调整。 

 王三明显和其他历朝历代的君主不一样,他设计的行政区划和土地政策,或许还有点问题,但他对于地方的放权,是真的大。 

 甚至只要地方军队之中有人起了心思,都能割据成为一方藩镇。 

 不然,王三怎么可能推行分税法。 

 这么多的税,分出来,一部分要求立刻投资到民间的基建,每年都有标额,花不完明年就给你降。 

 这种事情,哪怕是藩镇割据的唐代,都是看不到的。 

 结果乡老居然还在反对。 

 “咳咳,我说两句吧。”辛璩突然站出来,对着这群变了脸色的乡老说,“诸位村长,也应该清楚,每个村的禀赋不一,尤其是河道、灌溉的分配,往往一条河,就是上中下数个村落共同拥有。 

 如果,大家每个人都为了水源,截断自己村境内的水流,那么下游会怎么想你们? 

 争端,不就起来了? 

 所以,大村落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种水源问题。” 

 王三愣了愣,没想到辛璩会突然站出来帮他。 

 而乡老们从之前的愤怒退出,也多了几分思考。 

 “至于大王说的,土地政策。其实大家都清楚,不可能所有人,都能一直呆在乡里。家有余力,肯定会让自家孩子去读书,读书做官,孩子总会离开闯荡。 

 他们的子孙后代,真的可能都回来吗? 

 而且,新朝雅政,自我大同军举事,新顺国立极,各种各样的举止风格,都跟历朝历代不同。 

 别忘了,本朝农工商皆本业。 

 未来,你们家有人适合经商,那么就不可能将户口留在村内,而是迁往城内,那么按照现在推行的户口制度,迁入城内,将自动丧失对于村内土地的承包资质。 

 那么土地如果因为迁入城内不承包,最开始可以租给旁人,但也可以卖给同村之人。 

 难不成你们希望看到,外来之人购买你们本村的土地,然后学着前朝那些士绅,养着家丁,进来给你们放贷,然后对你们非打即骂,最后强取豪夺,乃至让你们家破人亡甚至绝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