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西南问题还是人口问题?(下)(第2页)
不准红毛番舰队出现在南洋。
至于祖大寿的计划,分成三期,由四五、五五、六五三期计划推进,三期计划完成,南洋群岛的华族人口,必须破千万,至于本地的疟疾,以及相关应对方案,医部跟进推进,所需要的花销,定个基数,不够再加。
接着就是南洋本地,木材、粮食、水果、矿产,以及引种橡胶,尤其是橡胶,这干系了轮子的生产,等南洋橡胶差不多成熟,正好够朝廷进入内燃机时代,到时候汽车就能推进千家万户,所需要的豁口就够大。
所以,南洋橡胶必须推广。
然后再鼓励下边去生育。
不管哪个家庭人口超过五个孩子,不论男女,每超过一个,可以领年粮票百斤,一直领到十二岁。
反正现在朝廷不缺粮食,还是还缺,外东北的玉米还能增加,要是还不够,加大给交趾那边的农场订单,先匀一批归化的朝鲜劳工过去干活,总能解决订单缺口,还是不够可以问百姓采购。
再定一个十五年的法令。
孩子十二岁之后,父母若是自觉养不起子嗣,可以提前签订【移民戍边书】,孩子直接入开拓学院住宿学习,一切费用国家来出。
然后再严查童工。
十四岁以上,才能允许入厂做工,否则视为非法雇佣劳工,关停工厂,举家流放。
而选择加入开拓学院的话,不管男女,家庭都能得到贴补,每年三百斤粮票,一直发到十六岁。
十六岁一到,拓荒戍边。若是孩子二十岁之前不幸身亡,按照烈士待遇补贴家庭。
全国范围内兴建拓荒学院。然后边疆各省,将需要的人才技能科目全部报上来,这些孩子从十二岁培养到十六岁,四年时间,总能筛选出厉害的。
边疆各省需要跟朝廷签订借款与意向书,培养孩子的前,三三三一的分配。
省与朝廷各三成,用未来的资源与收入折算,内地省份直接拨款给各地拓荒学院,三成可以要求边疆各省折兑成资源运入关内,最后一成由朕拨款。
直接解决掉家庭的后顾之忧,才能敞开生。
还有就是花钱全国范围普及妇幼卫生知识,至少保证孩子能成长。”
王三最终还是忍受不住地方移民的慢悠悠。
在安土重迁的中国,很多时候移民拓荒,绝对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地方若是没有天灾人祸,是不会有人选择移民的。
既然如此,那就人为压制。
现在之所以移民慢悠悠,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地方逐渐完成了集体化,同时朝廷并不跟历史上的特殊时期一样,采用严苛的城乡分离。
而是放开了行脚商的限制,也就是要更多人走出来,给朝廷运输,就算赚不到大钱,也能混个全家囫囵不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