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西南问题还是人口问题?(下)(第3页)
再加上头几年的集体化积累结束,最苦最累的修水库、建水渠完成,一部分集体社采买了农机,哪怕是蒸汽动力,效率都提升了不止一倍。
如此保证了基础粮食之后,更多人开始研究养殖、经济作物种植、纺织等等工业,再加上行脚商的家人负责运输,一个县通常与周边十几个县联系甚笃,互通有无,大量丁余都会本地吸纳,一个个新崛起的乡镇,就是吐纳人口的无底洞。
对标同一个开始工业化的十亿中国人,国家都能维持得稳稳当当。
现在大顺才三亿不到,地盘比历史上更大了几倍,市场也是没有任何阻碍,唯一限制就是交通速度,但这个需要时间,没有几十年一百年,哪有这么快解决的。
所以,还得鼓励生育,让一些不喜欢干劳力的人,通过生育,来拿到补贴活下去。
反正只执行十五年,十五年之后这些制度就会废掉,影响不到一代人,要是能促进生育,就绝对不是问题。
想到这里,王三又看向医部尚书问:“去年的自然增长率算出来没有?”
“回陛下,关内各省的自然增长率算出来了,最高的是广东,自然增长率在百分之二十六点七。
最低的是四川,自然增长率只有八点七。”
“少了这么多?”王三有点诧异,“四川没灾啊,怎么少了这么多?”
“回陛下,是滇黔桂交四省的锅。四省为了争夺人口,遣人前往四川拼命拉人,并许诺重利,同时还有西番军区的几个省也大量招人。
并且朝廷还对康巴山里的羌藏族群用雇佣军的名义迁徙。
若是不算迁徙离开的人口,四川的自然增长率大体在百分之十八点七七,位于平均水平。”
王三点了点头:“还算可以。让湖南湖北以及江西三省开放人口外迁,不得阻拦了。他们不缺人口,全部找四川要,西番的西藏、象雄、青海、夏郡都需要人,四川怎么可能供给得来?”
“是。臣这就安排人下三省摸排人口。”
“行,计划就到这里。让下边都动起来,四五计划开始之后,人口普查也要跟着开始了,这一次希望能看到好消息。”
王三令下,幽幽离开。
至于暹罗与东吁两个王的小动作,对于朝廷来说不算什么,正愁找不到理由深入他们的国家驻军,孟族造反,正好合适。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