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马文升:明朝铁血名将,治世良臣(第3页)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马文升被任命为都察院右都御史,负责总督漕运,并兼顾凤阳等地的巡抚事务。在淮、徐、和等地区遭遇饥荒时,他迅速调度江南粮银,有效缓解了灾情,显示了其处理紧急状况的能力。同年升任兵部尚书,但因宫廷政治的复杂,次年被调至南京兵部尚书,这背后有李孜省等人的暗中操作。
明孝宗即位后,马文升被召回中央,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他针对当时流行的迷信活动,提出了一系列清理措施,旨在恢复朝纲正气。在弘治元年,马文升开始提督十二团营操练,针对军政废弛问题,他实施了严格的考核制度,罢免了数十名贪腐无能的将校,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改革虽然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导致了针对他的威胁与诽谤,但孝宗皇帝给予了坚定支持,甚至增派护卫保护其安全。
在对外政策上,马文升主张慎重使用武力,但在必要时也果断采取军事行动,如在哈密问题上,他巧妙利用地方矛盾,策划夜袭哈密城,成功收复失地,这是明朝官军首次深入该地区作战,显示了其高超的军事策略和外交手腕。
马文升在朝中与吏部尚书王恕并称为人望所归,他们的正直与政绩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然而,尽管马文升声望日隆,却未被选为吏部尚书,这让他心中难免有些许失落,但他并未因此消极,而是继续勤勉于职守。
晚年,马文升面对儿子马玠的过失,虽得孝宗宽宥,但他仍引咎自责,请求辞职,表现出一位老臣的自我要求与责任感。尽管身体渐衰,他仍多次请求致仕,但孝宗念其功绩,未予批准,反而加授其官职,显示了对这位资深重臣的倚重与尊重。
六、遭劾求归
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马文升被改授为吏部尚书,这是一个极为荣耀的职位,同时被加封为少师兼太子太师,这样的荣誉在明代历史上极为罕见,足以证明孝宗皇帝对马文升的信任与器重。此时,马文升已是年迈之躯,但其对朝政的忠诚与热情并未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在弘治十七年(1504年),面临京察,即官员的定期考核,孝宗特意召见马文升,尽管听力已不如前,马文升仍旧表示将公正无私地进行官员的黜陟,展现出一位老臣对国家治理的深厚责任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文升在任吏部尚书期间,对官员的考察和任用极为认真,尤其是对“传奉官”这一特殊群体的处理,显示了他的政治魄力和改革决心。传奉官是指未经正常科举或荐举程序,直接由皇帝特旨任命的官员,这类官员的泛滥往往导致官僚体系的腐败和效率低下。马文升不仅提出异议,还实际操作,裁撤了大量的传奉官,优化了官僚队伍,节省了国家开支,这一系列举措赢得了朝野的赞誉,但也因此树敌不少。
马文升在人事任免上的严格与公正,难免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其中与刘大夏的矛盾尤为突出。刘大夏与马文升在官员评价上的不同,以及对特定官员的提拔与抑制,引发了朝中不同派系的对立。随着正德元年(1506年)的到来,刘大夏一派的反对力量汇聚,最终导致了马文升在提交二十一道奏疏后,被批准致仕,结束了其辉煌而坎坷的官场生涯。
马文升的晚年,恰逢宦官刘瑾专权,因其与一些反对派官僚的密切关系,被削秩除名,这对于一位为国家鞠躬尽瘁的老臣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打击。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会永远偏向邪恶,正德五年(1510年),马文升去世两个月后,刘瑾被捕,朝廷恢复了对马文升的名誉,并追赠其一系列荣誉,以示对其一生功绩的肯定和怀念。
结语
马文升的一生,是忠诚与智慧的象征,是勇敢与廉洁的典范。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古训,不仅在军事上扞卫了国家的安宁,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