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鳌拜:从满洲第一勇士到权臣末路(第2页)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鳌拜的主要任务就是追击农民军。这一年十月,他随靖远大将军英亲王阿济格进攻已经退守西安的李自成农民军。鳌拜率军由漠南蒙古进入陕北,攻陷了四座城池,另外三十八座城池投降。随后,清军挥师南下,多铎率军攻入潼关,逼近西安。李自成被迫放弃西安,退往湖北。阿济格奉旨率军剿灭“流寇余孽”,鳌拜等分翼出师,水陆并进,在河南邓州和湖北承天、德安、武昌等地进行了十三场战斗,重创大顺军。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遇难,大顺军随之瓦解。清军在这一过程中攻陷了河南、湖广、江西、南京等地的六十三座城池。
在消灭李自成之后,清军的目标转向了张献忠的大西军。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鳌拜随肃亲王豪格等率军进攻张献忠。清军得知张献忠已经率军退到了西充一带,鳌拜再次作为先锋,率领先头部队前往狙击。
两军相遇后,鳌拜等人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大西军抵挡不住清军的猛烈攻势而溃败,张献忠也在这一战役中被杀。清军在这次战斗中共击破大西军营垒130余处,斩首数万级,缴获马骡牲畜余匹。击败大西军主力之后,鳌拜等继续深入,基本上肃清了四川一带的农民军残余势力。大西军余部在孙可望、李定国的带领下退往云贵地区,继续进行抗清斗争。
四、对抗多尔衮
在皇太极逝世后,满洲亲贵围绕皇位继承问题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夺皇位。豪格得到了正黄旗与镶黄旗的支持,而多尔衮则拥有正白旗与镶白旗的拥戴。双方僵持不下,形势紧张。
鳌拜作为镶黄旗护军统领,手握重兵,成为皇位争夺战中的关键人物。他与索尼、谭泰等大臣会集于豪格府邸,共同立下盟誓,表示愿意与豪格共生死。为了确保豪格的安全,鳌拜等人加强了警戒,安排兵丁守卫豪格府邸。
八月十四日,代善在崇政殿召集会议讨论皇位继承问题。在此之前,鳌拜与两黄旗大臣于大清门再次立下盟誓,坚决支持豪格继位,并命令两旗精锐护军全副武装守护崇政殿,准备不惜动用武力。在会议中,当双方争执不下时,鳌拜与其他支持豪格的将领离开座位,手持武器,表示如果不能立豪格为帝,他们宁愿追随先帝而去。
在鳌拜等人的强硬态度下,多尔衮最终作出了妥协,提议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他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这个折中方案最终被双方接受,福临即位,改年号为顺治。
多尔衮摄政后,开始打击豪格及其支持者。鳌拜作为豪格坚定的支持者,也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打击。在多尔衮摄政期间,鳌拜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迫害。
第一次发生在顺治元年(1644年),鳌拜随英亲王阿济格征讨李自成的军队,立下大功。但由于阿济格没有及时奉旨班师且谎报战功,受到处罚。鳌拜也因此被罚银一百两,军功不予议叙。
第二次发生在顺治五年(1648年),鳌拜因与豪格相关的事件而被指控,被判罚银一百两。不久后,有人告发鳌拜曾参与拥立豪格的密谋,多尔衮借此兴起了大狱,严刑拷问相关人员。鳌拜最终被判罚锾自赎,但很快又被指控在皇太极去世时擅自调动军队,再次被判死罪,后改为罚赎并降职。
第三次发生在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生病,鳌拜因被指包庇他人请求顺治帝探望多尔衮而被判死罪,后改为罚赎并降爵。
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多尔衮去世,顺治帝亲政。顺治帝了解到鳌拜等人曾经盟誓支持豪格,对其忠心耿耿,因此对鳌拜极为信任和尊重。顺治帝将鳌拜视为心腹重臣,让他直接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顺治帝还亲自探望病重的鳌拜,并赞赏他在孝庄文皇后病重期间昼夜侍候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