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李侍尧:从显赫家世到封疆大吏(第2页)

 与此同时,丰顺地区出现了一位名叫朱阿姜的乱民头目,他密谋发动叛乱。李侍尧得知情况后,立即派遣人员前去抓捕,及时阻止了一场潜在的动乱。这一行动展示了李侍尧在处理地方事务上的果断和高效。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李侍尧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的高位,但仍留在两广总督的职位上。这一年,安南(今越南)发生了内乱,清廷命令广西的镇守和道员加强防御,以防内乱波及清朝边境。李侍尧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协调作用,确保了边境的安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四十年(1775年),广东地区出现多起民众结党起事的情况,兵部对此展开调查,并追究武官的失职责任。李侍尧认为,如果过度追究武官的责任,可能会导致他们畏首畏尾,反而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他上奏乾隆帝,建议慎重处理武官的责任问题,以免造成更大的隐患。乾隆帝认同了李侍尧的观点,并下诏嘉奖他的忠心和办事能力。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李侍尧被任命为云贵总督,负责处理与缅甸相关的事务。他在处理“缅甸遣越州民入关为谍案”时表现出色,得到了乾隆帝的高度赞赏。这一时期,李侍尧的仕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缅甸再次派遣腾越州的民众潜入清朝境内从事间谍活动,李侍尧迅速采取行动,将间谍抓获并送往京城。随后,他建议在永昌和普洱等地增派兵力,加强边境防御。虽然乾隆帝最初对此表示怀疑,但在李侍尧坚持下,最终同意了在杉木陇设立大汛,并调派腾越的士兵五百人前往驻守。同时,在千崖设立小汛,调派南甸的士兵二百人驻守,并分兵把守虎踞、铜壁等重要关卡。这些措施大大增强了西南边境的安全。

 然而,好景不长,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云南粮储道海宁向朝廷举报李侍尧贪纵营私。乾隆帝命尚书和珅、侍郎喀宁阿调查此事。在调查过程中,李侍尧承认了自己确实存在贿赂下属的行为。乾隆帝对此极为愤怒,下令将李侍尧逮捕回京,并夺去了他的官职。和珅等人上奏建议判处李侍尧斩监候,并剥夺其爵位,改授给其弟李奉尧。随后,大学士九卿商议后,建议改为斩立决。乾隆帝出于宽恕之心,再次下旨要求各部门商议。最终,李侍尧被改为斩监侯。

 四、平定回民起义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撒拉尔回人苏四十三领导了一次大规模的起义。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乾隆帝派遣大学士阿桂前往甘肃视察,并特旨授予李侍尧三品顶戴和孔雀翎,命其前往甘肃管理军事。当时,甘肃冒赈案暴露,总督勒尔谨因此被治罪,乾隆帝任命李侍尧代理总督职务,负责平息此次起义。

 李侍尧到任后,迅速投入到了平定起义的工作中。他不仅在军事上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还在行政管理上展现出卓越的才能。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李侍尧上奏朝廷,请求允许从现任总督以下各级官员的养廉银中扣除部分款项,用于弥补皋兰等州、县所欠的钱粮。乾隆帝考虑到实际情况,最终决定豁免这笔债务。此外,李侍尧还请求豁免当地民众拖欠的三十万两税银,以减轻百姓负担,稳定民心。这一系列举措得到了乾隆帝的认可和支持,他也因此被加封为太子太保衔,并获得现任品级顶戴。

 然而,就在李侍尧似乎已经控制住了局面之际,新的危机又出现了。乾隆帝多次命令李侍尧秘密查看新教的回民,以防止再次发生类似苏四十三起义的事件。不久之后,田五等人再次发起起义,李侍尧与固原提督刚塔联手逮捕了田五。然而,田五的党羽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很快又组织力量攻打靖远。当时,李侍尧驻扎在靖远,命令刚塔率军前去镇压,但叛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仍未平息。

 鉴于此,乾隆帝派遣大学士阿桂和尚书福康安前往甘肃,亲自指挥平叛。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渭城失陷,西安副都统明善战死,叛军占领了石峰堡。乾隆帝对此十分不满,认为李侍尧在处理此次事件中表现出了渎职和怯懦的行为,于是将其官职剥夺,但仍令其在军中效力督饷。